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胰岛素集采结果出炉:外企受最大冲击,国产完胜进口

2021-11-26 14:43

本文来自:医药投资部落

11月26日,第六批国家药品集采胰岛素专项采购将在沪开标。根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胰岛素专项采购文件显示,本次胰岛素带量采购纳入二代、三代胰岛素,分速效、基础、预混各三组,共六组产品;涉及到11家内外资企业的81个产品,分别为礼来制药、诺和诺德、赛诺菲、通化东宝、甘李药业、宜昌东阳光、波兰佰通、合肥天麦、江苏万邦、珠海联邦

第六批国采胰岛素拟报价结果如下(来源:风云药谈):

 

特别说明:一切信息以国采官网信息发布为准。

胰岛素市场规模 6 年翻了一倍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8年,全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达524亿元,其中,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位居第一,高达264亿元,占46%,位居其后的是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药物和磺酰脲类药物,分别达99亿、54亿和45亿元。(图一)

 

 

胰岛素是我国市场最大的降糖药品种,其作为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我国胰岛素市场规模由178亿元增长至近2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3%,约占总体降糖药市场的46.3%。而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胰岛素及其类似药物销售额在27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9%。

 

 

外企受最大冲击,超70%市场将被“瓜分”

目前主要的市场参与者是外资的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以及国内的通化东宝、甘李药业、联邦制药、万邦生化等。相比较而言,外企因较早掌握先进的产品和合成工艺,形成了市场领先优势,占据市场份额超过70%。

市场格局上,

一方面,国内胰岛素类药物市场集中度较高,约10个玩家几乎瓜分全部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用药习惯等原因,外企在国内市场仍占主导。

本次集采,有4家外企入围,其中2家产品数量超过10个:

诺和诺德有19款产品居榜首,囊括了其目前在中国上市的所有胰岛素产品;

礼来制药有13款产品入围;

赛诺菲入围6款。

波兰佰通3款。

当前,诺和诺德、礼来制药、赛诺菲三家外资占据国内胰岛素市场70%以上份额。单支胰岛素,国产与进口的价格差异在20-40元,相比进口产品,国产便宜30%左右

可见,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价格方面,外企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比如这次集采涉及到的最大单一品种——甘精胰岛素注射液,PDB数据库显示,每年全国市场总量在30亿元左右,2020年:

赛诺菲份额遥遥领先,达74.51%,

甘李药业占24.08%,

联邦制药只占1.41%。

为抢夺“蛋糕”,国产企业报低价挤出外企的场面,在胰岛素专项集采的舞台上,大概率还会再次上演。

国内企业蓄势待发,曾试水降价43%

国产赛道上,甘李药业、江苏万邦、通化东宝、珠海联邦是为数不多能与外企抗衡的本土公司。

本次集采,共有6家国产企业入围:

通化东宝和珠海联邦各有10款产品;

甘李药业、江苏万邦和合肥天麦入围产品数量分别为8款、7款、4款。

东阳光入围1款。

据相关报道,2021年7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金甫同志主持召开工作座谈会,就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听取有关企业、行业协会的意见建议。

武汉市药械集中带量采购服务平台在2020年1月3日发布了《关于武汉市胰岛素类药品带量议价的通知》,率先试水糖尿病用药胰岛素的带量采购。品种范围包括人胰岛素(第二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第三代胰岛素)两大类,约定采购量约为170.57万支。谈判议价的胰岛素类产品,降价幅度差异性比较大,最高降幅43%

根据目前流出的信息看,国产完胜!

胰岛素生产与在研详情

 

注:文中数据为手动搜索,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指正。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医药时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