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11-15 14:00
今日盘中,微创机器人-BB $02252.HK 涨近10%再创月内上市来新高,最新市值达到620亿港币,距离母公司微创医疗 $00853.HK 690亿仅差一步之遥。仅按照高瓴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的金额算,目前已浮盈逾6000万港元。据招股书数据,微创机器人上市后高瓴持有约0.72亿股,上市至今股权收益超16.3亿港元。
事实上,高瓴对微创系一直青睐有加,据药智数据,高瓴2020年来在二级市场增持微创医疗股票以及一级参与微创子公司的投资合计金额超过30亿人民币,未来也许有概率进一步的增持或投资。
美国强生 $JNJ 公司12日宣布,将把其消费者健康业务拆分成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与原有的医药业务分开,预计将在18至24个月内完成剥离。公司预计医药和消费者健康业务在2021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分别约为77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
也就意味着,强生原本下辖的城野医生、露得清、艾惟诺等多个美容品牌的消费品板块,将直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全新的消费品巨头。
港股腾盛博药-B今日盘中一度涨超40%,据科技日报消息,该公司与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研发的中和抗体(新冠病毒抗体药物)联合疗法已于10月9日向国家药监局滚动提交附条件上市申报材料,有望12月底前获得批准上市。
为期三天的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上周落下帷幕,最终结果有望于11月底公布。新华社报道称,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价值120万元的复星凯特 $02196.HK CAR-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但并未进入医保目录谈判环节。
业内有观点认为,在广覆盖、保基本的医保政策之下,国家医保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为CAR-T疗法买单。药企要考虑成本与利润,医保则要考虑基金承受力。药价没有降到医保基金能够承受的点位,医保基金暂不会考虑将药品纳入医保目录。
阿斯利康 $AZN 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Q3总营收98.66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94.2亿美元,同比增长50%。
其中新冠疫苗营收10.50亿美元,占比11%。公司Q3净亏损为16.5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51亿美元。
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数据显示,Ocugen $OCGN 合作伙伴Bharat Biotech的新冠疫苗COVAXIN在3期临床试验中对重症的有效性为93.4%。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WHO)已于本月初批准了该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
据CDE官网显示,扬子江药业以仿制4类报产的泊沙康唑注射液获受理。目前过国内泊沙康唑注射液生产企业仅有默沙东 $MRK 和奥赛康药业。
米内网数据显示,抗真菌药物泊沙康唑2020年全球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2021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同比增长超过90%。
11月12日,CDE官网显示,渤健 $BIIB BIIB059的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受理。BIIB059是全球唯一一款进入临床阶段的BDCA2单抗,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已在美国推进至临床III期,皮肤红斑狼疮适应症处于II期临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