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10-11 14:44
1、蔚来、小鹏9月交付首次破万,比亚迪新能源销售达7万
2、法拉第未来被做空机构盯上,贾跃亭发文怒怼
3、特斯拉将搬迁至德州,柏林工厂即将投产
4、中金公司看好小鹏汽车港股表现
一、一周新能源车公司涨跌幅榜
来源:华盛通
截至发稿的近一周来,新能源车相关公司股价大部分呈上涨状态。其中长城汽车近一周上涨幅度超过10%排名榜首,理想汽车和百度上周表现亦强劲,分列二三位;法拉第未来遭做空机构质疑,上周下跌近11%排名垫底,恒大汽车近一周亦出现下跌。
二、新能源车宏观数据和行业政策
1、刷屏!电动车充能问题再成焦点
国庆假期,一位电动车主自驾从深圳返回湖南,在耒阳服务区给车充电时总共耗费了5个多小时,其中排队就花了4个小时。原本8个多小时的路程,最终花了16个小时。这一事件一时成为网上讨论的焦点,新能源车里程焦虑再度爆发。
来源:央视网微博
有业内分析认为,首先是公共充电桩数量的不够、利用率的不平均。随着新能源车普及率不断提升,部分地区如高速公路休息区充电桩数量严重不足,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出行;其次,充电桩“有人建,没人管”,布局不合理、维护不到位,故障让资源变成闲置和浪费;此外,由于车桩生产企业较多,标准不够统一,充电接口不兼容的情况也不少。
截至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678万台,今年以来新注册187万辆,已经是2020年全年的近1.7倍。但充能设备的建设和利用未能跟上,成为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的主要矛盾。
2、缺芯冲击美国汽车业,新能源车成亮点
根据Marklines数据显示,美国整体车市在9月份销量仅为100万台左右,同比下降了25%,芯片短缺成为最主要的原因。
不过9月美国新能源车销售数据则为5.55万台,同比增长了55%左右,比8月份的4.86万辆也要高出一截。1-9月,总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3.5万台,保持了高增长。
美国新能源车型销量 来源:Marklines
特斯拉成为最大赢家,在BEV车型里保持了近80%的市场份额,单月销售达到3.19万辆。
3、翻倍、破万!新能源车9月销量继续火爆
数据显示,比亚迪9月汽车销量达到7.9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即达到7万辆,同比大增276.4%。其中DM系列车型销量为3.37万辆,EV系列3.63万辆。
来源:比亚迪
另外,造车新势力也公布了9月销量,其中蔚来和小鹏汽车在9月交付均突破万辆大关,分别达到了10628辆和10412辆。理想汽车则在9月交付了7094辆,哪吒汽车以7699辆的成绩超越理想,排在造车势力前三。
4、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新规开始执行
自10月1日起,对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续航里程进行了调整。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调整为不低于43公里,而此前则需要在50公里以上就可以免征车辆购置税。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看似数值下降,但其实是由于更严格的测试方法变更带来的,并不是降低了标准。2025年之前,传统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试验工况将由NEDC切换为WLTC(更严格和精确)。
5、工信部发布加强智能汽车准入管理意见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网络安全管理局以视频会议方式组织召开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贯会。
会议指出,《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智能网联汽车生产管理体系,对规范生产企业行为,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把握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趋势、抓住新机遇,全面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
地方主管部门要和汽车生产企业、检测机构、行业组织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意见》落实工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6、深圳将推动落实新能源车免限行及停车优惠
近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停车收费减免优惠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停车优惠时限和使用范围将更为灵活。深圳鼓励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对新能源汽车予以停车优惠。
三、新能源车重点公司动态
1、法拉第未来被唱空,贾跃亭怒怼
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h在10月7日发布了一份报告,称法拉第未来不大可能卖出去一辆汽车。报告指出,成立8年,法拉第未来没有交付一辆车,没有兑现在中美5个地方建设生产工厂的承诺,未披露在中国的资产被法院冻结等信息。
对于该做空报告,FF创始人贾跃亭在朋友圈怒怼:该做空机构言论是冷饭热炒,无稽之谈,并表示J Capital Research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打脸了。
不过法拉第未来股价表现并不如贾跃亭般强势,近一周以来大幅下跌超10%。自合并上市以来,法拉第未来股价总体呈现震荡下跌的局面,当前市值仅26亿美元。
来源:华盛通
2、特斯拉计划将总部迁至德州,柏林工厂将投产
在2021年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正式宣布特斯拉总部将搬至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目前特斯拉已经在该地区建设了一座超级工厂,并且计划在年底前试量产。
当前,特斯拉的总部设定在美国加州湾区,由于当地房价不断上涨,使得特斯拉员工的压力大增,这是特斯拉想要搬走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马斯克表示:“员工们很难买得起房子,而且很多人从家到公司的距离很远。”
马斯克 来源:公开网络
事实上,马斯克已经将自己旗下的两家公司搬到了德州,包括航天公司Space X以及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
此外,特斯拉在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将开始投产,但马斯克表示,要做到真正的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3、新增90座换电站,蔚来公布9月布局数据
日前,蔚来官方公布了其在9月的换电站布局相关数据。据悉,蔚来9月全国新增90座换电站投入运营,“电区房”(蔚来定义换电站3公里以内的住宅)覆盖率达36.01%,同比提升122.56%。
来源:蔚来汽车
根据规划,蔚来2021年换电站建成目标总数由500座提升为700座以上;从2022年至2025年,在中国市场每年新增600座换电站;至2025年底,蔚来换电站全球总数将超4000座,其中中国以外市场的换电站约1000座。
4、受缺芯影响,理想汽车先交车,后补雷达
近日,为应对“缺芯”对新车交付带来的影响,理想汽车发布了“理想ONE交付方案沟通”。理想汽车方面表示,由于马来西亚遭受疫情影响,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下,毫米波雷达的芯片供应严重短缺,影响了理想ONE的生产和准时交付。
根据理想汽车制定的交付方案,原定于今年10月和11月交付的车辆将仅安装1个前正向毫米波雷达和2个后角毫米波雷达,并计划在今年12月到明年春节前为提车的用户补装剩余2个毫米波雷达,而原定于12月提车的用户不受影响。
5、小米、百度联合投资自动驾驶服务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几何伙伴智能驾驶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关联公司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百度关联公司三亚百川致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
上海几何伙伴智能驾驶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通用应用系统;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智能机器人研发等。公开信息显示,几何伙伴是集自动驾驶相关软硬件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6、吉利汽车旗下沃尔沃将在瑞典IPO
10月4日,沃尔沃汽车表示,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据悉,沃尔沃汽车拟进行IPO并在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交易所上市其B类股票,其发行的新股将会筹集总计约25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84亿元。
来源:公开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沃尔沃汽车的IPO计划可谓一波三折。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沃尔沃就曾对IPO进行过市场评估并得到了瑞典投资方面认可,通过三家瑞典机构投资者发行可转换优先股并获得50亿瑞典克朗,但最终并未成行。
四、新能源车机构观点及投资评级
1、中金公司:维持小鹏汽车-W跑赢大市评级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公司9月实现交付10412辆,销量首次破万辆,分别同比及环比增长了205%和44%,超出市场预期。首三季度累计交付25666辆,也超出公司指引上限,相信表现强劲反映出小鹏汽车在智能化产品战略正确。
报告中称,该公司上月中宣布正式推出新车型小鹏P5,产品定位为舒适驾乘、百变智能的年轻家庭用车,开售24小时订单已超过6000辆。该行指出,P7现时销量占比为76.9%,认为于P7的销量及占比于第三季有望再提升,带动收入增长,第三季业绩表现值得期待。
维持小鹏汽车-W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为215港元。截止发稿,小鹏汽车-W上涨0.5%报150.60港元。
来源:华盛通
2、瑞信:比亚迪股份销售强劲,目标价320港元
瑞信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显示,维持比亚迪股份“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升至320港元。
瑞信认为,公司9月销量同比升90%及环比升17%至8.01万部,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8倍的强劲表现带动。公司插电混合车型9月销量同比劲升4.28倍至3.37万部,其中包括了1.52万部“秦”、1.03万部“宋”、5822部“唐”以及2453部“汉”。
3、美银:下调小米集团目标价至19.8港元
美银证券此前发布研究报告称,内地智能手机需求已经在第一季度大致被吸纳,包括小米在内的手机生产商销售额将受损。预计小米在第四季度经营环境更加艰难,毛利率有可能因小米激进地争取市场份额而收窄。
另外,美银担忧小米若自行造车而非外派生产,将成为长远经营开支的负担。加上游戏行业被加强监管,有可能令其估值进一步下降。
美银重申小米集团-W“跑输大市”评级,并将目标价由22.3港元下调至19.8港元,将明年和后年盈利预期分别下调了5%和2%。
以上就是本周新能源周报的全部内容,若想了解新能源车行业和公司的最新动态,请持续关注华盛通APP《新能源造车势力》专题以及相关报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