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08-24 19:38
资料来源:华盛资讯
大行观点
京东次季收入胜预期 花旗富瑞中金续看好
京东集团昨日公布中期业绩,京东第二季收入较分析师预期为高。
大和发维持京东“买入”评级,目标价调整至370港元,上调今年全年经调整盈利预测8%。公司第二季业绩的主要惊喜是用户增长强劲,同时京喜的开支符合该行预期。
花旗上调京东2021-23年的收入预测各0.3%,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预测亦调升6.7%,以反映公司表现及其战略投资,但下调公司的ADR目标价由115美元降至108美元。
富瑞表示,京东在用户增长和体验、低线城市渗透等方面表现出优势,其商业模式亦合规,将可发挥全渠道策略的潜力,将港股目标价从426港元上调至428港元。
中金上调2021年和2022年的盈利预测16%和13%,以提高营运效率和规模经济,下调其ADR目标价11%至85美元。
高盛:维持哔哩哔哩【买入】评级 目标价817港元
高盛发研报指,哔哩哔哩今年次季收入同比升72%至45亿元(人民币,下同),超过该行和市场预期,且跑赢指引。
月活用户数量环比增加1380万至2.37亿,由于营运资本较高,期内非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下营业收入低于该行预期。
不过,非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下每股美国存托股盈利高于该行和市场预期,因为投资心动公司(02400)所致。
公司今年第三季总净收入指引范围为51亿元-52亿元,胜于该行预期。高盛维持2021/22/23年收入预测基本不变,因为该行预计其广告盈利潜力将延续下去,而这抵消了手游收入的持续疲软。
不过,高盛将2021/22/23年非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下净收入预测下调2%/10%/69%,主要由于:
1)由于手游产品组合收入疲软令毛利率下滑;
2)在新游戏项目营销上的支出增加;
3)增加对自家开发游戏项目的投资。
瑞信:予特步国际【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17.6港元
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公司上半年业绩同预期大体一致,收入增长12.4%,净利增72%,由于利润率扩大和财务费用减少。
管理层将特步核心业务的下半年收入指引提高到30%以上,现在预计全年增长将达到20%以上。
该行表示,虽然特步在2021年和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已经超过20%,但考虑到对跑鞋的持续投资和新的xDNA系列,管理层将其提升至23%。
野村:维持京东物流【买入】评级 目标价33港元
野村发表研究报告,指上半年总收入按年增54%,大致符该行预期;毛利率按年跌9.2个百分点,至3.7%,主因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持续产能扩张所致。
按非通用会计准则计,净利润率为负3.4%,按年跌9.7个百分点,符该行预期。该行指出,管理层承诺继续在产能扩张方面投资,次季自营仓增至1,200个,次季底止,物流仓网络总楼面面积2,300万平方米。
公司同时亦计划增加其运送能力,有信心下半年利润率可改善。
增长放缓的Robinhood未来仍可期,多位分析师予“买入”评级
JMP证券分析师Devin Ryan予Robinhood“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58美元。该分析师表示:“简而言之,Robinhood在公司成立仅6年的时间里,就已成为一个行业领袖和一种文化现象。”
KeyBanc分析师 Josh Beck予Robinhood“买入”评级,目标价为55美元。分析师看好该公司的因素包括:高用户参与度、多元化产品、创新速度快和强大的管理团队。
瑞穗证券分析师Dan Dolev予Robinhood“买入”评级,目标价为68美元。分析师表示,Robinhood 拥有2250万活跃用户,并吸引了50%的美国新散户,它不仅仅是一只由meme现象推动的股票,而是真正抓住了Z世代的消费需求。
高盛分析师予Robinhood“中性”评级,目标价为56美元。尽管分析师对该公司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但他指出,近期散户交易趋势的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有关订单流付款(PFOF)的监管审查可能会带来重大风险。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予Robinhood“中性”评级,目标价为45美元。分析师表示,该股在未来6到12个月内的波动性会非常大,至少需要一到两年时间才能看到可预测的收入增长轨迹。
花旗分析师Jason Bazinet予Robinhood“买入”评级,目标价为63美元。他表示:“我们认为,该公司的未来增长将放缓,并存在监管风险。 然而,前者很可能已被市场消化。 在我们看来,后者不太可能发生。”
大行研究
MSCI:中国股市在恐慌过后将重回高点
全球最大指数提供商之一明晟公司 (MSCI)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Henry Fernandez认为,中国股市可能将摆脱最近的监管担忧,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Fernandez在周二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每隔三年、四年、五年,合规问题就会给中国股市带来压力,很明显当时市场也出现了抛售。但很快市场就复苏了,并达到了新的高度。”
Fernandez补充说:“世界上每一个新兴市场都面临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以过去10年的视角审视中国监管机构以及全球其它市场正在经历的这一过程。”
MSCI及其竞争对手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指数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纳入更多的中国股票,因为客户对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敞口有需求。
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该指数提供商正在改变做法,MSCI将于下月与香港交易所推出基于“MSCI中国A50通指数”的期货合约。
Fernandez认为,中国现在正在经历一个“纠错”阶段,各国都会经历这样的时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