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08-16 18:33
资料来源:华盛资讯
大行观点
高盛:维持李宁【买入】评级 目标价115港元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李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103港元升12%至115港元,预计2020-26年销售的年复合增长21%,收入为31%,净利润率在2026年将达到18.5%,将2021-26年的盈利预测上调11%-22%,以考虑上半年的盈利改善及下半年前景稳健,以及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率提升有积极信心。
报告中称,了解李宁业绩后分析师会议,对其强劲的销售势头和近期和长期持续提升的效率充满信心,上半年线下零售额增长80%;渠道库存下降至仅2.7个月,而上半年批发收入仅增长47%,说明管理层的渠道库存也偏紧,但同时市场货源紧张;毛利率提高6.4个百分点,由于零售折扣和电子商务渠道的改善贡献增加4个百分点,但批发利润率相对持平,批发合作伙伴的盈利能力应该未来上升也表现出进步。
小摩:予李宁【增持】评级 目标价110港元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公司上半年业绩理想,对其品牌力量更有信心,相信其有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并改善营运效率。公司今年销售增长指引为40%-49%,跑赢同业,并期望今年净利润率将达16%-17.5%,高于该行预期,该行相信净利率扩张将支持公司毛利率改善。
该行表示,公司透过提供创新产品及中式设计,加上质素及功能有改善,令其在国内品牌中跑出,旗下中国李宁分店自2018年以来成功扩张,截至上半年有逾220家分店,加上受惠国潮气氛,其零售销售增长也跑赢同业。予李宁“增持”评级,目标价由100港元升至110港元
大摩:维持李宁【增持】评级 目标价113港元
大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李宁增持”评级,目标价由99港元上调至113港元,对应2022年预测市盈率50倍不变。
报告中称,管理层上调全年增长指引,销售额预期增长逾45%,净利润率预期可达到16%至17.5%,换言之全年盈利可达到32-38亿元人民币,高于该行早前预测。李宁线下门店售罄率于第三季达到逾60%,反映即使疫情有再爆发情况,也未影响公司获取市场份额。
该行表示,上半年毛利率表现超出预期,而管理层目标在未来两至三年把毛利率再提高2-3个百分点,令人鼓舞,相信未来供应链整合及重塑其采购架构应有助益于毛利率。
中信:维持比亚迪股份A+H股【买入】评级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8月比亚迪股份e平台3.0首款纯电车型“海豚”发布,“海洋系列”有望继续推动公司车型周期向上。全系乘用车型切换刀片电池,第四代插混DM-i车型销量逐月爬升,标续版汉EV打开C级车下沉市场。公司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突破也值得期待。中性化战略稳步推进,比亚迪半导体上市于2021年7月获受理,动力电池加速外供、储能业务快速增长,继续重点推荐,维持A+H“买入”评级,目标价372元/447港元。
麦格理:重申小米集团【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34.6港元
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小米集团“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由34.2元微升1.2%至34.6港元,上调2022/23年的出货量预测分别至2.36/2.44亿部。公司第二季手机出货量创历史新高的5310万部,超出该行预期,并从三星手中跨区域抢占部份市场份额;但由于集成电路短缺,预料第三季出货量将按季减少。
该行表示,公司在中国的市占率也有1百分点的提升。此外,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也同比升3%、按季升11%至230美元,维持小米全年出货量约2亿部的预测。而随着荣耀手机第二季在中国的市占率急升4.8百分点至8.8%,预期小米在中国的市占率增长将有所放缓,但这预计会被海外市场快速增长而抵消。
美银:维持腾讯【买入】评级 ,目标价662港元
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腾讯“买入”评级,目标价由741港元降至662港元,下调2021-23年网游销售预测2%至5%,下调2021-23年每股盈测5%至9%。
报告中称,公司将于周三(18日)收市后公布次季业绩,留意到长剧集主要内容及手游发布日程相对缓慢,该行预计腾讯次季收入同比升19.8%至1380亿元人民币,预计腾讯在收入组合变动下,次季国际会计准则计毛利率按季温和跌至45%;假设投资收益较少,预计国际会计准则计经营溢利率25%;预计国际会计准则计经营溢利及经调整经营溢利分别350亿及390亿元人民币。
大行研究
中金:中金策略:哪些港股业绩可能超预期?
中报业绩预览:二季度增长预计依然强劲,半导体、汽车、原材料板块业绩增速可能靠前;但整体仍处于下调通道
在这一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即将要开启的港股和中概股二季度/中报业绩期就尤为关键,一方面可以作为市场衡量前期政策压力对盈利影响的评估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投资者选择择优布局的主要依据。
我们结合中金行业分析员自下而上梳理了上半年业绩可能超预期的个股。具体来看,我们发现,受上游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钢铁等板块均有多家企业盈利有望超预期,其中包括马鞍山钢铁、兖州煤业以及中海油等。中下游行业中,汽车与零部件板块中广汇宝信与永达汽车等多家企业受益于外需强劲也有望超预期。房地产板块如越秀地产以及融创在年初至今积极拿地,或推动全年销售与交付上修。部分偏消费板块如纺织服装行业中偏运动板块受益于“国货崛起”以及东京奥运等因素,也有多家企业如超盈国际与维珍妮盈利可能高于预期。
本次中报业绩可能低于预期的企业则也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行业,如好孩子国际与都市丽人低于预期或由公司内部管理改革所致,而中国利郎则是因为其线下业务增长低于预期。
此外,已披露业绩公司也呈现类似情形。上游行业受益于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紫金矿业、中国神华等多家企业超预期;得益于外需强劲,汽车与零部件板块龙头中升控股与福耀玻璃也均超预期;交运板块受全球运价攀升影响,海丰国际与中远海控等多家企业表现优异;地产板块中物业管理也有多家企业如华润万象生活、碧桂园等业绩超预期,且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然而,低于预期的企业则集中于受疫情反复影响较重的博彩及奢侈品,例如澳博控股等。传媒互联网板块表现分化,阅文、百度得益于主营业务表现优异超预期,而腾讯音乐则因内容与新业务投入较大导致低于预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