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Robinhood连续暴涨:这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2021-08-05 11:25

在上市首日(上周四)遭遇破发并跌超8%后,“美国散户大本营”Robinhood本周迎来“两连涨”。继昨日大涨24%后,截至周三美股收盘,Robinhood股价飙升50.4%,报70.39美元,使其周涨幅超过100%。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

一家公司的股票至少要在IPO后三天才能有期权交易,而期权活动可能会增加股价的波动性。昨日便是Robinhood期权交易开始的第一天,该股就一度涨至85美元,涨幅82%,原因是投资者在该公司上市首日大举买入期权。

  • 期权提供了在合约到期日或之前以预先确定的价格买入(看涨)或卖出(看跌)股票的权利,但不是义务。通过这种方式,交易员可以以购买股票价格的一小部分进行下注,因此,如果他们的押注出错,他们损失的钱就不会像直接购买股票那样多。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分析师Christopher Jacobson表示,在Robinhood上市仅五天之后,围绕其的期权活动就一直在飙升,即使与其它热门新股相比,这一比例也非常高。

仅在昨日,单日就有7.5万份看涨期权合约和9.5万份看跌期权的合约易手。相比之下,今年早些时候,在万众瞩目的“加密货币第一股”Coinbase推出期权的第一天,该公司股票也仅有1.3万个看涨期权和1.5万个看跌期权进行了交易。

目前交易最活跃的Robinhood期权是8月20日到期的70美元看涨期权。简而言之,这些投资者押注其股价将在一定时间内攀升至70美元以上,对于一只首次亮相就破发的股票来说,这是一次极端的看涨押注。

换句话说,期权市场上的大多数人都在押注与股价走势相反的方向。Susquehanna衍生品策略联席主管Christopher Murphy指出,大部分期权活动都是看跌看跌期权。如果Robinhood在8月20日之前跌至30美元或 20 美元,这些合约中最活跃的就是看跌期权。目前尚不清楚它们是散户还是机构参与者。

他写道:“所有这些交易活动似乎都是小批量规模,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都是散户在推波助澜。因为期权合约数量太少,波动性太高,所以无论是机构交易还是散户进行小批量交易是有道理的。”

另外,Miller Tabak & Co.首席市场策略师Matt Maley也提到,个人投资者喜欢利用期权,这可能有利于他们更多地参与Robinhood股票。“当他们购买这些期权时,交易商必须通过购买股票来对冲风险。当他们购买大量看涨期权时,整个市场会在一段时间内自食其力。”

目前期权交易活动的激增可能会让投资者想起AMC 6月份的飙升,当时一种被称为“伽马挤压”(gamma squeeze)的现象很可能推动了这种快速飙升。伽马挤压发生在期权交易商买入一只上涨的股票,以平衡他们已经卖出的合约的风险敞口,这些合约可能进一步推动收益。

然而,Murphy对Robinhood到目前为止所发生的一切表示怀疑——主要是因为目前其看跌期权合约的交易量超过了看涨期权。他写道:“期权活动对股票有影响,但我认为成交量更有可能跟随势头而不是直接原因。”

他还告诫投资者,购买热门股票的看跌期权可能是一种危险的策略,因为随着隐含波动率上升,期权溢价变得更加昂贵。因此,即使是正确把握股票方向的交易者,最终也可能陷入财务状况不佳的境地。

“如果买入Robinhood看跌期权,需要记住一些事情……我们在游戏驿站和AMC中看到了股价最终走低的情况,但隐含波动率也是如此,这两种影响相互抵消,这两种效应相互抵消,即使在股价走低时,也会使获利倾向看跌期权,”Murphy写道。

其它分析师对Robinhood的涨势也持观望态度,Hightower的首席投资策略师Stephanie Link表示:“Robinhood第二季度的总收入比第一季度增长了5%到10%。如果你看看订单流量的支付数据,这个数字实际上在第二季度下降了23%。

另外,Robinhood高企的估值也一直备受争议,目前其最新市值为588亿美元,而主要竞争对手如嘉信理财的估值为1300亿美元,而盈透证券的估值为260亿美元。

BI高级金融科技行业分析师Julie Chariell表示 “股价的飙升并没有改变我们对其基本面的怀疑,反而加剧了对其2022年订单流支付收入的担忧,第二季度下降了34%,第三季度不太可能再次出现加密交易增长。我们的分析仍然指向30美元左右的基准股价。”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