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美股被这五家公司“拿捏”,华尔街为何又爱又怕?

2021-07-30 16:57

如果说去年多国政府与美国科技巨头之间的博弈持续深化,那他们在新的一年也并没有改变想法。

今年上半年,FAAMG(谷歌、亚马逊、苹果、脸书和微软)的营收总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500亿美元。如果下半年如分析师目前预期的那样,再加上疫情期间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的利润,这五家公司今年的营收总计有望超过1.4万亿美元。

这五家公司均在过去三天里都披露了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它们报告的总利润为758亿美元,营收为3316亿美元。大型科技公司上半年的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和以往的表现,在疫情推动更多数字化转型和在线消费的背景下,这些行业龙头继续取得惊人的成功。

尽管目前市场普遍预测今年下半年的营收增长将整体减速,但这些公司的收入仍有望比上半年的总额和去年下半年的收入多出1000多亿美元。随着分析师更新他们的预测模型,最终预测结果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根据FactSet的统计,华尔街预计,下半年五大科技巨头收入约为7605亿美元,比前一年同比猛增约21%,而上半年则增长38%。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Dan Ives表示,下半年增长速度会有所缓和,但并不意味着迎来直线下降的改变,因为消费者习惯改变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而不是缓和。

如果这些预测成真,或接近成真,最终公布的业绩表现将是无比惊人的。现在来看,今年1.41万亿美元的预期收入将超过澳大利亚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12大经济体。

在这一点上,大科技公司的持续收益对市场至关重要。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截至周二收盘,FAAMG占整个标普500指数市值的24.9%,多年来在该指数中的权重占比不断增长。

有投资顾问表示,科技巨头的日益庞大透露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Catalyst Private Wealth的创始人Brendan Connaughton说:“任何时候一个行业在标普500指数的占比达到30%左右,就会有坏事发生。”他举出例子:不论是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危机而引发的全球大通胀,还是2000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元长达数年无序贬值推动的经济过热,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前者是经济史上第一次出现让人谈虎色变的“滞胀”,后者则更是引发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

回顾历史,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掀起了一股以互联网产业引领的投资热潮,但是,自2000 年1月起,原本被追捧的互联网股票突然被大量抛售,并最终引发了整个纳斯达克市场的崩溃。纳综指在2000年 3月10日触顶后回调,2001年9月21日跌至1423 点, 跌幅达72%。2002年10月9日,纳综指报收1114点,较历史高点下跌了近78%。这期间,亏损、退市、甚至破产的上市公司不胜枚举。

“有些时候股市急涨,直至物极必反,熊市降临,” Connaughton补充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