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做空机构狙空遭打脸!联易融股价较低点已反弹45%

2021-07-23 14:56

自7月8日起,联易融开启了大跌之路,不断刷新历史新低,连续十个交易日皆以阴线收盘,最低曾跌至9.2港元,市值蒸发约170亿港元。其中,做空机构Valiant Varriors又横插一杠,彻底将联易融推向股价深渊。7月20日,Valiant Varriors发布了一篇看空报告《联易融――谎言构建的供应链》,导致联易融股价迅速下挫,并紧急停牌。但是,联易融并没有因此一跌到底,反而接连收获两家大行力挺。

当日晚间,花旗就发表研报力挺联易融,称做空报告存在多处错误、不实陈述及误导性结论和阐释。

花旗认为,做空报告对联易融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的指控并没有反映公司的全面情况,难以令人信服。花旗指出,联易融已经成功多元化发展,多级流转云和e链云是公司近年主要的业务增长点。根据花旗调研,联易融房地产相关业务仅限于公司AMS云和ABS云板块,并均通过合规渠道开展,维持对联易融24.75港元的目标价。

随后在7月22日上午,高盛也就此次沽空事件发表研究报告。

高盛指出,联易融对房地产行业的敞口2021年上半年已大幅降低,此外预计联易融将能够成功多元化发展,大幅提升医疗和消费等行业的业务占比。

再次肯定联易融的投资价值和战略,预计联易融将继续站在产品创新的前沿,通过科技解决方案提高整个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效率,凭借强大的网络效应,扩大和多元化其客户群,凭借先进技术能力和行业洞察进一步巩固其竞争护城河,给予25港元的目标价。

据悉,中信资本也于昨日通过增持股票的方式支持联易融。作为联易融的老股东,中信资本参与了A轮、B轮及C轮融资。

本次沽空事件的主角联易融科技集团,昨日正式发布了澄清公告,批评沽空报告包含多项失实陈述、虚假指称及明显事实错误,并已采取正式法律行动。

沽空报告指,联易融故意隐瞒其对房地产行业的敞口过大,其核心业务资产证券化(ABS)是核心企业规避监管的后门融资工具,联易融反驳指,所有ABS均在中国的监管框架下发行,澄清今年首六个月公司的科技解决方案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约45%与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核心企业有关。就客户数目而言,截至今年6月30日,金融机构及核心企业占公司客户总数分別约40%及60%。

对于沽空报告指,联易融旗下子公司新增贷款总额超过净资产80倍,违反银保监的规定。联易融在公告上回应指,该公司的保理附属公司的风险资产对净资产倍数从未超出所指的10倍上限水平。至于将第三方专业费用分类为其自身收入的一部分,夸大收入的指控,联易融称指控毫无根据,亦不获适用会计准则支持。

此外,联易融昨晚公布,董事会已决定动用股份购回授权及视乎市况不时在公开市场购回股份,从而使用最多1亿美元(7.8亿港元)的资金购回股份,亦可能决定随市况变化而进一步动用股份购回授权。

今日,联易融终于在资本市场上开始了强烈反击。截至发稿,联易融上涨12.54%,报13.64港元,较7月22日9.2港元一连反弹回升逾45%,最新总市值达318.1亿港元,可谓报复性十足。

 

注:联易融科技是今年4月份在港股新上市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腾讯作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比创办人首席执行官宋群个人持股还要高。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