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07-19 16:24
1、欧盟公布一揽子碳减排计划提案 承诺2050年年前实现碳中和
2、蔚来/理想均已提交回港上市申请
3、极氪从吉利汽车拆分,未来或将独立上市
4、大摩:特斯拉(TSLA)推出飞行汽车只是时间问题,维持目标价900美元
5、浦银国际:首予小鹏汽车-W(09868)“买入”评级 目标价187.6港元
一、一周新能源公司涨跌幅榜
来源:华盛证券
近一周新能源行业重点个股呈现涨少跌多的态势。其中小米集团-W以5.44%的周涨幅排名第一,苹果以0.88%涨幅排名第二位。
而行业中涨跌幅排名较为落后的为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和比亚迪股份,周涨幅约为-4.71%、-6%以及-10.56%。
二、新能源宏观政策和行业数据
欧盟公布一揽子碳减排计划提案 承诺2050年年前实现碳中和
欧盟委员会7月14日公布了一揽子提案,详细阐述了其未来数年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该些计划涉及能源、交通、建筑、税收等多方面,可能将从根本上对航空、汽车、能源等行业带来革命性改变。
欧盟27个成员国在提案中承诺,将在2030年前让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在2050年年前实现碳中和。
来源:新华网
英国拟2027年政府车队全面采用电动汽车
英国政府7月14日表示,计划到2040年禁止销售所有新的柴油和汽油重型货车,并最终在2050年实现所有国内运输方式的脱碳。
根据这一计划,重量在3.5吨至26吨之间的重型货车将在2035年前逐步淘汰,重量超过26吨的将在2040年前淘汰。此外,英国政府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制定新法规,以确保所有新的私人电动汽车充电点达到智能充电标准,并计划到2027年,整个中央政府车队的4万辆汽车和货车实现零排放。
第346批新车公示:零跑C11/欧拉樱桃猫等335款新能源车型在列
7月13日,工信部发布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46批)车辆新产品的公示。其中,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129户企业的335个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共102户企业263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7户企业17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20户企业55个型号。
新能源乘用车方面,特斯拉Model Y磷酸铁锂版、零跑C11、欧拉樱桃猫、比亚迪唐EV、比亚迪元PLUS EV、广汽AION V PULS、启辰D60换电版、吉利纯电新车、奇瑞全新纯电SUV、吉利星越S ePro插混车等58款车型在列。
第44批免购置税目录发布,比亚迪海豚/小鹏N5等216款新能源车型入选
7月12日,工信部公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十四批)》,共有216款新能源车型入选。其中纯电动乘用车53款、纯电动客车55款,纯电动货车14款,纯电动专用车55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方面,乘用车27款,客车、专用车分别是1款;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客车5款、货车4款、专用车1款。
纯电动乘用车方面,比亚迪海豚、小鹏N5、P5、北汽MODERN in、哪吒V、哪吒U、红旗E-HS9、大众ID.6、CROZZ、ID.4CROZZ、AION LX、AIQN S、奔驰EQA3004MATIC、朋克多多、朋克美美、马自达CX-30、帝豪EV Pro、极氪001、上汽通用五菱Nano EV等车型在列。
2020 年乘用车双积分情况公布,超三成企业达标
7 月 1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2020 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2020 年,共有 44 家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另有 93 家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2021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8万辆和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本月新能源产量刷新当月历史记录,新能源销量则刷新历史记录,再创新高。纯电动销量、插电式混合动力产销均刷新历史记录。
2021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目前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2021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目前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
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上海发布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2025 年新能源车年产超 120 万辆
7月 14 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制造领域,延伸发展智慧出行、汽车金融等服务领域。
到 2025 年,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 120 万辆,产业规模突破 3500 亿元;智能网联汽车总体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达到国际领先,实现特定场景的商业化运营;努力提升汽车全球话语权和市场份额,产业规模达到 1 万亿元;建设完善的智慧出行生态体系,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慧出行服务高地。
三、新能源重点公司动态
蔚来/理想均已提交回港上市申请
据知情人透露,蔚来汽车于今年3月第三周向港交所提交了二次上市申请,如今距离蔚来提交申请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却至今未获得港交所批准。
理想汽车方面,其已于5月底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将采用双重上市的方式,其保荐人之一为高盛。双重上市,是指包括香港在内的两个资本市场均为公司的第一上市地。
若是在港申请上市一切顺利的话,理想汽车或将在8月底左右在港挂牌。不过理想汽车目前深受负面舆论影响,比如目前正在发酵的水银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选择双重上市的方式,蔚来计划在港股二次上市。
目前,中概股企业回归港股主要有三种途径:私有化退市后再来港申请上市;在香港主要上市(双重上市);二次上市。
其中双重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是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已经在美国市场上市情况下,在香港市场按当地市场规则发行上市,其须遵守的规则与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公司要求完全一致,两市场股票无法跨市场流通。
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是指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这种方式主要以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s,简称DR)的形式存在。
小鹏汽车将于7月20日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小鹏汽车将于2021年7月20日(星期二)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于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起生效。
特斯拉4680无极耳电池投产 续航里程提升54%
日前,据海外消息显示,特斯拉此前发布的4680无极耳电池已经投产。
相比以往的21700电池,4680电池直径更宽、高度更高,仅由950个电芯组成,能量密度约300kWh/kg,激光无极耳技术去掉了电池主要发热部件,内阻减少,电池的热稳定可控性更高。
依托于新的电池技术以及由特斯拉把控的生产流程,未来能够使特斯拉车型的续航里程提升54%,每kWh的电池成本降低56%,每kWh所需的投资成本降低69%。在参数方面,整车续航里程也将增加16%,电力相比有极耳电池提升了6倍。
配图中的4680电池组将用于Model S P85D车型上。此外,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Y等车型是否会搭载该电池组,官方尚未发布具体信息。
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订阅包来了:199美元包月 老用户99美元
特斯拉官方推出了完全自动驾驶(FSD)随用随付订阅服务,新用户为每月 199 美元,而此前曾购买过 Enhanced Autopilot(目前已停售)的老用户费用为每月 99 美元。此前,特斯拉用户购买完全自动驾驶套餐需要一次性支付10000 美元。
极氪从吉利汽车拆分,未来或将独立上市
近日天眼查数据显示,宁波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极氪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有限公司,由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100%全资控股。
在极氪品牌刚刚宣布成立时,吉利就曾经表示极氪为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其中吉利汽车持股51%,吉利控股集团持股49%。
来源:公司公告
比亚迪与一汽集团签署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7月14日,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一起在长春会见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一行,并共同见证长春市政府、中国一汽集团、比亚迪公司签署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DigiTimes:苹果计划在美国生产 Apple Car 汽车电池
7月13日,据DigiTimes最新的一份报告,苹果的目标是在美国本土制造电池并将其用于其自动驾驶汽车,而不是从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那里采购。
据称,苹果正在考虑在美国为 Apple Car 制造电池,不过该公司可能与中国台湾的制造商合作。例如富士康或 Advanced Lithium Electrochemistry (Aleees) 都计划在美国设厂,因此有机会与苹果合作开发汽车电池。
大众发布2030 NEW AUTO战略 计划2025年超越特斯拉
7 月13 日,大众集团举行了 2030 NEW AUTO 战略发布会,大众集团将加速转型成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服务提供者。2025 年大众集团运营销售收益率将从7%-8%提高到 8%-9%,同时上调长期盈利目标,计划到 2025 年时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预售16-23万元 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小鹏P5正式开启预售
小鹏汽车旗下最新轿车车型—小鹏P5在7月17日开幕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将推出6款配置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16-23万元。作为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小鹏P5能实现可量产化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从XPILOT 3.0进入到XPILOT 3.5时代。
在激光雷达的帮助下,小鹏P5将成为全球首款具备城市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NGP的适用范围也将从高速/快速路扩展至城市道路,一步一步朝着更加智能的自动驾驶方向努力。据悉,小鹏P5预计9月份正式上市,并在10月底开启交付。
四、新能源机构观点及投资评级
浦银国际:首予小鹏汽车-W(09868)“买入”评级 目标价187.6港元
浦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首予小鹏汽车-W(09868)“买入”评级,目标价187.6港元,公司通过进行回港二次上市,发行8500万股新股筹集140.25亿元,增厚资金弹药。
报告中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及自动驾驶发展远未成熟的阶段,更多的资金弹药可保证公司更好地投入研发以确保未来竞争优势。公司的汽车销售市销率与其他造车新势力接近,但得益于其在自动驾驶与软件变现的推动,予其更高的软件服务市销率。
高盛:维持比亚迪股份(01211)“买入”评级 目标价微升1.6%至313港元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维持比亚迪股份(01211)“买入”评级,目标价微升1.6%至313港元,提高公司2021-2025年DM-i混合动力车的交付预期,以及2022-2025年电池外部销售收入的预测,反映公司汽车/电池业务强劲产品的牵引力,以及行业有利需求条件。
该行表示,上调2021-25年公司PHEV产品预测5-10%,以及未来3年的的净收入预测3-5%。该行相信,随着中国乘用车行业将转向磷酸铁锂电池(LFP),结合公司在刀片LFP产能建设方面的进展,可以进一步推动股价。
汇丰研究:维持比亚迪股份(01211)“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350港元
汇丰研究发布研究报告,新能源车增长继续跑赢大市,上调2021-22年新能源车销量预测13%,其中比亚迪股份(01211)乘用车于5月份销量同比增长54%并跑赢内地汽车市场的38%增长表现,预计新能源车的增长动力会更强,因受强劲产品周期带动,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340港元升至350港元。
报告中称,上调公司今、明年收入预测分别3%及7%,以反映新能源车销量展望,另外也看好其分拆业务如IGBT能源半导体等,预计有助释放价值并带来估值重评。
高盛:维持特斯拉(TSLA)“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860美元
高盛表示,上调特斯拉目标价是基于该公司今年更高的定价以及2022年和2023年增加的销量。该行指出,特斯拉Model Y车型更高的销售占比有助于提高利润率,因为该车型成本与Model 3大致相同,但平均售价更高。
近期特斯拉面临的不利因素包括芯片短缺、运费成本高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Model S/X销量有限,这些因素将打击特斯拉的每股收益和利润率。高盛预计,特斯拉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0.94美元,此前预期为0.84美元,市场普遍预期为0.96美元。
大摩:特斯拉(TSLA)推出飞行汽车只是时间问题,维持目标价900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维持特斯拉(TSLA)“增持”评级,目标价900美元。该行表示,特斯拉推出飞行汽车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会飞的问题。
分析师Adam Jonas及其团队认为,虽然特斯拉管理层尚未详细讨论eVTOL/UAM(城市空中交通)市场,但他们认为特斯拉最终不提供eVTOL/UAM产品和服务的可能性很小。该公司指出,潜在的技能可转移性和网络邻接性非常强,不容忽视。
以上就是本次新能源周报的全部内容,若想了解新能源车行业和公司的最新动态,请持续关注华盛通APP《新能源造车势力》专题以及相关报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