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突发!百亿市值车企盘中飙涨16%,A股上市H股缘何“身价暴涨”?

2021-07-15 10:59

今日(15日)港股早盘,市值接近300亿港元的北京汽车(01958.HK)一度涨超16%,截至发稿涨15.24%,报价3.63港元,创出年内股价新高,到底发生了什么?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

据媒体报道,中信建投日前披露了关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主板上市辅导工作的报告。北汽有关人士对此消息予以确认,表示目前是一种准备回归A股的状态。

一、 A股上市是大利好?H股立马“身价暴涨”

A股上市消息因何强烈刺激H股飙涨?据历史数据,去A股上市的H股公司数量,比来H股上市的A股数量多出1倍。2018年以来,合计有26只H股在A股市场完成二次上市,并且有20只A股上市前H股出现大涨。

中芯国际(0981.HK)赴A股上市前一个月内,H股累计涨幅达到了60.33%;2018年,君实生物(01877.HK)在登陆科创板的前一个月,累计涨幅达27.51%,科创板上市前15日内累计涨幅12.53%。

也就是说,H股股价在一段时间内确实会受到A股上市的消息提振,那些即将要去A股上市的H股会立马“身价暴涨”。

二、 AH溢价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H股受消息刺激走高背后的原因是AH股长期以来存在的估值溢价。恒生AH溢价指数是用以判断内地和香港市场估值差异建议指标。在2015年之前,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围绕着100左右的中枢上下波动,A股相对H股溢价与A股相对H股折价的情况交替出现。

随着两地互联互通机制开放后,AH股溢价出现了显著抬升,当前AH溢价处于高位。目前的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是139历史最高值是149,最高溢价为拉夏贝尔(06116.HK)A股较H股溢价346%,最低溢价为招商银行(03968.HK),A股较H股溢价-20%。

AH股溢价是由于两地投资者在不同的市场对于同一家公司的估值定价不同导致的,并且表现出以下特点:

(1)AH溢价率与企业流通市值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对于流通市值较小的企业来说,其A股相对于H股的超高溢价部分来源于其流动性优势。
(2)盈利能力持续稳定较高的企业溢价率往往较低。

三、 魔咒?A 股上市当天H股多数大跌!

既然投资即将去A股上市H股“有利可图”,那么何时入场最合时宜?换句话说,北京汽车H股还能买吗?什么时候买最好?值得注意的是,买入A股上市的港股公司也不一定“稳赢”。

华盛资讯观察到,越临近A股上市日,H股价走势则越来越分化。历史数据显示,越接近A股上市日,H股的涨跌不确定性越高。

康希诺生物两地上市前,H股上演了一波过山车行情登陆科创板前一个月(七月),康希诺生物H股累计上涨了27%。而后在接近A股上市前连续9个交易日下跌,登陆科创板首日AH股行情冰火两重天,当天A股康希诺生物大涨超120%,H股并未能享受这场狂欢收盘跌逾4%。

同样的剧本还发生前面提到的中芯国际、君实生物身上,在科创板挂牌当天对应H股纷纷遭到抛售。中芯国际H股单日跌幅甚至达到了25%,市值剧烈缩水。

小编经过整理数据发现,2018年以来,将近70%的H股在A股挂牌当日下跌,原因可能是不少资金获利了结即将离场,临近A股上市前买入H股当“接盘侠”的可能性很高。

数据来源:Wind ,仅供参考

有分析师表示,同一只股票A股较港股有估值优势,市场对于卖盘的反应也会更明显。换言之,H股兑现利好之后的下跌也就来得更明显。

四、这只H股有望年内登陆科创板

除了北京汽车之外,投资者还可以关注这只生物医药港股荣昌生物。

今年3月,荣昌生物-B09995.HK同华泰联合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近日在山东证监局备案,拟A股挂牌上市。这意味着刚刚在港上市整7个月并创造2020年全球最大生物医药IPO的荣昌生物,正式启动A股二次上市。

2020年,荣昌生物在港股首发上市,募资5.9亿美元,刷新2020年全球医药股募资纪录。上市以来,荣昌生物累计涨幅高达109%,目前市值逼近600亿港元。

五、7000亿市值!A股大白马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最近,A股市场也掀起了一阵H股二次上市潮。

今年6月,中国中免、爱美客先后启动赴港股的二次上市的计划,2只A股大白马合计市值高达7000亿元!它们会给港股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呢,港股的打新股民是不是又有“口福”了呢?

2021年,6月24日下午,爱美客(SZ:300896)连发28份公告,围绕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决议以及上市后公司章程的修订。市场指出,爱美客在港二次上市,将获得充足资金注入,对于公司夯实龙头地位具有长远意义。同时,选择香港市场不仅利于高效、便利走完发行流程,还能够为公司未来全球化、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做铺垫。

仅仅在三天之后,免税巨头中国中免(601888.SH)也发出了已向港交所递交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上市申请的公告,有望迎来 "A+H" 的新时代。中免本次集资规模预计达 70 亿美元至 100 亿美元,有可能超过快手(01024.HK)成为今年以来港股最大 IPO,并成为港股史上继阿里巴巴(09988.HK)之后的第二大 IPO。

经统计,自2018年以来,已累计有8只A股在港股市场完成二次上市,包括药明康德、赣锋锂业、康龙化成和泰格医药等。

由于两地上市企业的港股定价受制于A股股价, AH股长期存在溢价,也就是说同一家公司在A股的估值往往高于港股。因此多数A股会在H股二次上市时,采取折价定价策略。

以2020年上市的泰格医药和康龙化成为例,泰格医药H股以16.38%的折价水平发行,首发上市日收盘大涨13.35%,康龙化成H股以31.31%的折价水平发行,上市首日收涨7%。

既然港股定价比A股更有吸引力,那这是不是意味着AH股打新也存在“套利”空间?

六、A股赴港上市:折价发行是否“稳赢”?

从历史数据来看,绝大多数A股在发行H股时会采取定价折让策略,但H股折让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影响H股表现的唯一关键因素。

赣锋锂业H股发行价“腰斩”却难逃破发。2018年10月4日,当时已在A股上市8年赣锋锂业公布,即将发行的H股定价为每股16.5港元,较A股折让高达53.64%。但赣锋锂业登陆港股市场的第一天就破发了,单日跌幅超过了28.72%原因是从定价公告发出到H股正式上市,赣锋锂业A股在三个交易日内累计暴跌了20%。

同样,2020年赴港上市的昭衍新药以11.5%的折让水平在H股首发上市,受A股大幅回调影响,H股收盘跌幅达8.61%,让不少打新股民蒙受损失。

数据来源:Wind ,仅供参考

也就是说,从A股到H股所以在招股结束到上市前这段时间,如果A股出现回调,那么港股也跟着受锤。

目前从H股定价到上市的时间仍然较长,期间A股的价格波动是AH股打新的主要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