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07-13 16:31
从六月以来,港股市场经历了一波较为明显的调整。
首先是在2021年6月,港股主要旗舰指数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0.7%/-2.0%,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位于中下游水平。
而在6月份全球主要指数如创业板指、纳斯达克指数月度涨幅都超过5%。
来源:Wind,中信证券
而到6月28日至7月初,港股经历了连续7个交易日的下行,其中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这8个交易日累计下跌 6.6%/9.1%/9.8%。
从指数层面来看,当前恒指和国企指数均主要由金融+科技构成,二者分别贡献了恒指和国企指数63.7%/64.7%。
来源:Wind,中信证券
机构中信证券认为近期跨境监管加强叠加互联网反垄断及数据安全等政策的收紧使得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港股市场中红筹股及中资民营股多数股价表现不佳。
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美团自6月28日以来8个交易日分别下跌10.0%/9.3%/15.4%,而这也直接导致指数的下跌。
实际上,目前香港市场上存在几类中介机构:国际中介机构、香港本地中介机构以及港股通,资金通过上述机构对港股进行交易,后文我们分别将其称之为外资、港资以及南向资金(北水)。
从持股数量占比来看,上述三类资金在港交所披露的持股数量统计上合计占比超过90%。
究竟这三大资金在六月以来对哪些行业个股配置最多,而又卖出了哪些标的,以此来给各位投资者做一个参考。
一、外资大幅抄底“新经济”科技股
首先来看看外资,从行业板块来看,6月单月外资明显减持香港本地房地产和日常消费板块,分别净卖出18.7和7.4亿港元,较5月多卖出12.9/8.0亿港元。
与此同时外资在6月增配香港本地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分别净买入12.7/8.7亿港元,环比增长17.3/14.7 亿港元。
2021年上半年外资累计净卖出香港本地金融地产股分别为132.5/38.8亿港元。
近期在市场连续下行阶段,也就是自6月28日至7月7日外资累计净买入港股信息技术板块83亿港元,同时进一步减持中资金融和可选消费板块,分别达到66.7/41.5亿港元。
来源:Wind,中信证券
落地到个股层面,2021年6月外资净买入前5的个股分别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京东集团、友邦保险以及中芯国际,整体来看外资加大对于新经济科技和医药板块的配置。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份数据
环比净买入较 2021年5月大幅改善的个股分别是腾讯控股、友邦保险以及中芯国际。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份数据
从卖出的角度来看,2021年6月外资大幅卖出阿里巴巴、药明生物以及长城汽车。
而在6月28日以来市场持续下行的7个交易日,外资则对于腾讯、美团、香港交易所、比亚迪股份、小米集团买入力度最大。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28日至7月7日期间
二、香港本地资金青睐科技、金融行业
香港本地资金方面,2021年6月大幅增配中资可选消费、金融以及信息技术板块,从绝对量来看,单月净卖出分别达到219.2/99.2/77.1亿港元,同时小幅增持医药、材料、房地产以及能源板块。
卖出方面,香港本地资金在6月小幅流出中资电信服务、工业以及公用事业板块。
而在6月28日以来市场持续下行的8个交易日,香港本地资金对于中资可选消费、信息技术以及金融板块买入力度最大,分别达到120.4/112.3/76.7亿港元。
来源:Wind,中信证券
个股层面,香港本地资金方面,6月净买入前5的个股分别是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建设银行、腾讯控股以及港交所。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份数据
从卖出的角度来看,6月香港本地资金净卖出规模最大的分别是吉利汽车、李宁和比亚迪股份。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份数据
在6月28日以来市场持续下行的7个交易日,香港本地资金近期进一步增持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但对于港交所、长城汽车的减持规模有所扩大。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28日至7月7日期间
三、反垄断升温,科网股遭遇南向“抛弃”
而投资者较为熟悉的南向资金,也就是港股通资金对港股市场又呈现出怎样的投资趋势呢?
行业上,南向资金过去一年首次连续净卖出港股计算机板块,6月单月净流出近200亿港元(5月单月净流入174亿港元)。
要知道2021年上半年前五个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计算机板块1530亿港元,远超2020年同期水平。
机构中信认为近期反垄断事件的持续发酵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内地投资者对于相关互联网公司的担忧,板块配置偏好明显下行。
此外,科技板块中电子元器件在6月同样遭到南向资金减持,单月净卖出34.2亿港元(5 月净买入91.4亿港元)。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份数据
不过南向资金在6月大幅增加对于港股新能源相关的汽车板块的配置,单月净买入超过190亿港元,环比增长166.6亿港元。
此外,“新经济”板块中南向资金在6月继续稳定增持港股医药、纺织服装等高景气赛道,单月分别净流入174/83亿港元,环比增长94.3/14.0亿港元,配置热情不减。
在6月28日以来市场持续下行的7个交易日,南向延续此前对于汽车与零部件、纺织服装以及医药三个板块的增持。
个股方面,吉利汽车以102亿港元的单月净买入量首次成为南向资金单月净买入Top1,环比增长90亿港元,除此之外比亚迪股份、长城汽车在单月净流入量同样跻身前十。
纺服方面,6月南向资金继续加码李宁,截至2021年6月末南向资金对李宁的持股市值占比达到13.36%,年初至今累计提升7.36%。
而医药板块中,药明生物、海吉亚医疗、微创医疗、以及药明康德等6月均获得南向资金10亿港元以上增持。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份数据
减持方面,6月科技、金融遭到南向抛售规模最大,其中腾讯控股单月净流出160.6亿港元,为2021年以来首次单月净卖出,此外科技板块中的小米集团、金山软件、联想集团分别净流出87.3/18.0/15.4亿港元。
而传统经济板块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港交所以及友邦保险6月遭到南向资金减持规模较高。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份数据
近期市场相对低迷期间7个交易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李宁、长城汽车、比亚迪股份31.5/13.6/10.5亿港元;腾讯、美团、小米等互联网公司仍面临南向资金的抛售压力。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28日至7月7日期间
四、外资、港资占主导,但南向话语权逐步提升
从数据上看,港股市场各大行业,港资和外资持股市值占比总体占据主导优势。
但从2020年四季度以来,港股通持股市值占比持续处于提升的趋势,显示逐步增强对于港股市场价格话语权。
截至2021年6月30日,南向资金在半导体、电信服务、媒体、能源以及银行五个板块的市值占比超过20%,同时在技术硬件与设备、耐用消费品与服装、汽车与零部件、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四个板块的持股市值占比超过15%。
来源:Wind,中信证券,6月份数据
文中部分观点引用自中信证券研究报告。
编辑/charliehua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