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07-07 15:48
雷总又双叒叕撒钱了!
让發仔没有想到的是,在7月2日给将近4000人奖励总计约7000万股小米股票之后,雷总又在昨天(7月6日)向122位核心员工奖励了近1.2亿股小米股票。如果按小米昨日收盘25.9港元的价格计算的话,本月针对小米员工(不包括金山员工)的奖励已经高达将近50亿港元了。
根据雷军微博透露,本次大撒钱的对象多是优秀工程师、技术专家以及中高层核心管理者、新十年创业计划首批入选者。特别是对雷军亲自牵头的青年工程师计划中的约700名年轻工程师们奖励了多达1600万股,而最年轻的只有24岁。
来源:雷军微博
也就是说,占比约18%的年轻工程师们分得了约23%的股票奖励,这种力度的激励计划是“前所未有”的。
小米如此大手笔地撒钱,也让發仔想到了前段时间华为200万年薪的应届毕业生事件。果然最终还是应了那句话:↓
来源:公开网络
“壕情”背后:求贤若渴的小米
正如雷军在微博中所言: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人才是小米新十年腾飞的基石。
新十年,小米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才。在过去十年,凭借智能手机普及的浪潮,小米借势成为了“风口上的猪”,成功地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非常高,增量市场的红利已经过去。很明显,未来更加趋窄的增量市场,已经不足以支撑小米获得更多的空间。
高端化成为小米的一个必选项,但却始终没有摆脱消费者对于小米手机仅是“堆料”的印象。许多人依然认为小米就是一个“组装厂”,小米手机仍缺乏自有的独特技术。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代表作——小米11系列,在今年京东618活动中销量依然大幅落后于iphone。
来源:京东
而据IDC数据显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和三星依然处于明显领先的位置。虽然小米承接了不少华为留下的市场份额,但目前与二者还有一定的距离。
来源:中信证券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越发饱和与高端化,存量市场的竞争将走向白热化。小米要如何从苹果、三星手中继续争抢市场份额?唯一的出路恐怕只有研发引领性的创新技术,而不再是依靠价格、堆料来打性价比的牌。因此,创新、自研将是小米下个十年的关键词,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则是未来的核心。
不仅如此,“赌上全部声誉”的雷军也急需在下一个“风口”——新能源智能汽车上,为公司赢得更多利润和尊重。但对于“零基础”的小米来说,要追上已经明显具备先发优势的造车新势力,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虽然小米至今累计申请的有关汽车专利高达800多项,但近80%都是以智能车联网、智能座舱为主,在核心的自动驾驶、充电技术、电池等方面的专利仍相对匮乏。
小米汽车专利关键词 来源:智慧芽
而和同行业的造车势力相比较,小米的专利数也显得有些苍白。如理想汽车目前拥有约1200件专利,小鹏汽车则有超过1600件。特斯拉拥有专利数超2000件,蔚来汽车专利数更是将近4000件。
因此,新十年的小米必须拿出措施来吸引和留住更多更优秀的技术人才,以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手机如此,未来的小米汽车更是如此。
买入小米的机会?
在慷慨撒钱激励后,市场再度传出消息,称小米计划通过发行美元债至多筹集10亿美金。其实小米账上并不缺钱,2021年Q1收入达到769亿人民币,同比大增54.7%,经调整净利润也暴增163.8%至61亿元,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一季度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为343亿元,资产总额高达2770亿元。
来源:公司财报
那么如果此次发债筹资落地,极有可能仍然是为以后继续大量招揽人才做准备。中信证券也表示,通过对青年工程师和核心骨干的股权激励,将大大提升公司对于人才的激励和吸引力,为公司未来十年注入长久的创新动能,有助于全面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小米股价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了近23%,动态市盈率也回落至20倍左右,处于2020年疫情冲击时最低水平附近,或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
小米市盈率 来源:亿牛网
此次授予员工的高达近2亿股的股票,将分别分为5年和8年解锁。这意味着员工持股的这一部分锁定筹码,或成为未来股价反弹的动力所在。
回归到基本面来看,小米手机和AIoT产品在国内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今年618手机总销量虽逊于苹果,但公司包揽了全平台安卓手机销量第一的好成绩。AIoT产品则更具竞争力,电视、空调、手环、门锁、路由器等包揽了全平台多达158项第一。中信证券预计,小米手机今年出货量有望接近2亿台,AIoT产品也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根据IDC数据预测,到2022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将达到4820亿美元。而小米截至2021Q1已经连接的设备数达到了3.51亿台,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中信证券持续看好小米“手机×AIoT”的长期战略,认为公司盈利可能超过预期,并给予公司2022年31倍综合PE,对应目标价3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此外,小米还获得多家机构看好。安信证券将小米目标价定为33港元,中金公司则认为小米将升至34港元。
截至发稿,小米股价微跌0.77%报25.7港元,这意味着仍有约超30%的上涨空间。
来源:华盛通
投资者们是否看好小米撒钱的效果呢?欢迎留言讨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