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07-05 14:58
1、欧盟新车碳排放取得成效,更严政策在路上
2、特斯拉Q2交付量首次突破20万台,创纪录新高
3、造车新势力6月交付量出炉,半年成绩十分喜人
4、小鹏汽车港交所上市在即,花旗银行上调其目标价
一、一周新能源公司涨跌幅榜
来源:华盛证券
近一周新能源行业重点个股呈现“东西分化”的走势,在香港上市的车企普遍走低,而在美国上市的“造车三宝”则集体走高。其中蔚来汽车以11.83%的周涨幅夺得桂冠,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也紧随其后。
小米集团则以5.96%的跌幅在近一周来表现最差,其次吉利汽车、百度集团等都出现一定的跌幅。
二、新能源宏观政策和行业数据
1、欧盟新车碳排放已下滑12% 更严政策7月或出台
6月29日,欧洲环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表示,尽管疫情影响了汽车的整体销量,但低排放汽车的销量仍在飙升。去年,欧洲每九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与2019年相比,电动汽车销量的上升导致2020年欧洲销售新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2%,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连续三年增加的趋势。这是自2010年欧盟推出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2020年,欧洲注册新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每公里107.8克,比2019年减少14.5克。
来源:公开网络
欧盟委员会将于7月14日提出一系列新政策,重塑工业、能源、交通和住房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欧盟碳交易改革、更严格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以及更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
2、工信部发布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6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将深入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等要求,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注重协同创新、强化应用牵引,持续健全完善汽车标准体系,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山西省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7月2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西研究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预结题会在太原召开。会议采用“视频+现场”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多名专家学者,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交通运输厅、山西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省内外相关行业、各大车企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4、广东省置换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10000元
7月1日至12月31日内,持有广东号牌的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本人名下老旧汽车,在省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范围内的新车,并在省内完成机动车注册登记的,可申请补贴。
省级财政资金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补贴: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的在使用环节补贴资金10000元/辆、购买燃油车的补贴5000元/辆;转出旧车,购买新能源车的在使用环节补贴资金8000元/辆、购买燃油车的补贴3000元/辆。
三、新能源重点公司动态
1、特斯拉交付突破20万辆,“最强”Model S 首燃
7月2日,特斯拉发布公告称,第二季度电动车交付量实现大幅增长,首次突破了20万辆,刷新纪录新高。其中包括199360辆Model 3和Model Y低价车型,以及1890辆Model S和Model X高端车型。第二季度特斯拉一共生产了206421辆电动汽车。
来源:Tesla
不过被马斯克称为达到物理极限的“最强”新车Model S Plaid却在6月29日,于美国费城郊区发生起火燃烧事件。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之中,此次事件无人伤亡,但车辆完全被烧毁。
2、小鹏汽车交付再创佳绩,将于7月7日在港交所上市
7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了2021年6月及上半年交付成绩,月度、季度及半年度累计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6月交付量达6,565台,较5月的5,686台环比大增15%,同比增长高达617%。
来源:小鹏汽车
另外,小鹏汽车将于7月7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造车新势力回港上市第一股。据悉,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将定价为165港元/股,筹资约140亿港元。
3、理想汽车6月交付同比大增,但用户投诉量亦走高
7月2日,理想汽车公布2021年6月交付数据。6月交付7713辆理想ONE,同比2020年6月增长320.6%,环比2021年5月增长78.4%,创单月交付量新纪录。2021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17575辆,同比2020年第二季度增长166.1%,环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39.7%,创季度交付量新纪录,并超越此前财报指引数据上限。
来源:理想汽车
不过可能由于存在隐瞒发布新车信息以及销售承诺不兑现等问题,理想汽车在6月投诉排行中首次冲进了投诉榜前十,总计达到了60宗投诉。
今天,理想汽车又出现水银门事件。随后遭到CEO怒怼:“造谣我们用水银的人和媒体,祝愿你们血液里流动着水银,脑子里装满了水银!”不过,李想目前已经删除了该微博。
4、蔚来汽车6月交付同比增116.1%,上半年累计交付41956台
7月1日,蔚来公布2021年6月交付成绩。蔚来6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8,083台,首超八千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6.1%,环比增长20.4%。蔚来二季度共交付21,896台,同比增长111.9%,连续五个季度正增长。上半年蔚来共交付41,956台,达到去年全年交付量的95.9%。
来源:蔚来汽车
5、苹果正与宁德时代洽谈电动车电池供应合作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近日报道称,4名熟知内情消息人士表示,苹果公司正与中国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及比亚迪就电动车项目的电池供应进行初步洽谈。
其中两名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已将在美国建设制造工厂作为成为其电池供应商的条件。目前尚不清楚苹果是否也在与其他电池制造商进行谈判。
6、恒大将新建广西新能源基地
近日,有媒体报道,恒大将新建新能源汽车项目基地,地址位于广西。从曝光的消息来看,恒大新能源汽车广西基地新建的是一期工程,地点位于伶俐工业园区,占地面积为1260亩,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设规模为分别年产10万套纯电动乘用车的车身和零部件总成。
今年6月份,恒驰汽车夏季测试启动仪式在恒大汽车上海研制基地正式举行。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表示,今年四季度,恒驰系列将启动试生产,明年大量交付。
7、百度连夺十项世界冠军
7月1日,在 CVPR 2021 AI国际盛会上,中国人工智能“领头羊”百度集团,勇夺十项世界冠军。其中,六项冠军成果可加速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全场景落地和应用。深厚的AI技术积累,成为百度推动中国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发展的最强技术底气。
8、极氪收购电动车核心资产
吉利汽车旗下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氪拟以10.6 亿克朗(约人民币8 亿元)从浙江吉利(吉利控股集团子公司)收购CEVT 100%股权,CEVT主要从事智能电动车造型设计、软件系统开发、硬件模块开发、虚拟仿真技术研发等。
拟以8.6 亿元向浙江吉创(吉利控股集团子公司)收购宁波威睿51%股权,威睿主要从事核心电池、电驱系统的研发与生产。
拟以0.09 亿元向吉利汽车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子公司)收购浩瀚能源30%股权,浩瀚能源主要从事充电系统技术开发以及提供充电服务等。收购以上三家公司之后,极氪将具备电动车整车研发、核心三电研发与制造、充电服务提供等能力。
9、小米集团给予近4000人股份奖励
7月2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当天向3904名员工授予了共计7023万股奖励股份。此次奖励股份的总额达到18.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34亿元),人均奖励约47万港元(约合39.29万元人民币)。
四、新能源机构观点及投资评级
1、麦格里上调比亚迪股份目标价至265港元
7月5日,投行麦格里上调了比亚迪股份的目标价至265港元,评级为跑赢大市。
麦格里预计,外部电池销售预期上升,料比亚迪今年将销售3GWh,按年增500%,主要来自储能系统(ESS)的海外销售,同时预期公司外部销售会于2022年录得明显进展,因公司属少数有额外产能予外部客户的电池制造商,同时对公司的PHEV车型看法更正面。
截至7月5日发稿,比亚迪股份大涨超5%。
来源:华盛通
2、美国银行:买入理想汽车,目标39美元
在理想汽车公布6月份交付数据之后,美国银行发布研报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9美元。
美国银行分析师Ming Hsun Lee预计,基于更高的收入规模和更好的经营杠杆,理想汽车的净亏损将在2021-2022年收窄。同时该行将理想汽车在2021的交付数预期上调6%至6.8万辆,将2022年的交付数预期上调至10.1万辆。
3、德银、大摩继续看好特斯拉至900美元
上周五,特斯拉股价时隔2个月后再度触及到700美元,但收盘未能突破。在创纪录的交付数据之后,摩根士丹利、德银均继续看好特斯拉股价表现,维持其“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定为900美元。不过德银将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预期由116亿美元下调至111亿美元,EPS则由1.07美元下调至0.97美元。
4、花旗银行:上调小鹏汽车目标价
花旗分析师Jeff Chung将小鹏汽车的目标价从50.30美元上调至56.3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分析师指出,该公司6月交付数据比市场预期高出5%,而且该公司最近在港股IPO中取得成功。分析师表示,一旦在港股成功上市,小鹏汽车将成为港美两地上市公司,这将扩大投资者的范围。
考虑到更强劲的销售前景和不断提升的产品竞争力,分析师将小鹏汽车2021年的交付量预期小幅上调至7.1万辆。
截至7月2日收盘,小鹏汽车报43.74美元,意味着距离花旗的目标价还有近30%的上涨空间。
来源:华盛通
以上就是本次新能源周报的全部内容,若想了解新能源车行业和公司的最新动态,请持续关注华盛通APP《新能源造车势力》专题以及相关报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