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数读港美 | 5月非农数据前瞻!分析师:数据疲软或对市场更有利

2021-06-04 18:46

本周五美国将公布备受瞩目的5月非农就业报告,市场将依据这份报告来了解美国的就业市场复苏状况,以及疫情之后仍然有待填补的劳动力缺口。美联储也会据此报告来判断是否达成充分就业目标。

此外,美国4月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也让本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受到市场更密切的关注。根据道琼斯的数据,经济学家们预测,5月非农就业新增有望回升至67.4万。4月新增仅为26.6万,与预期的增加100万相差甚远。

那么,非农就业数据是什么,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在盯着这个数据?有疑问的小伙伴们赶紧往下看吧。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是什么?

非农数据通常指美国非农业人口就业率,非农业就业人数与失业率一同公布,公布时间通常为每月第一个周五北京时间20:30非农就业人数。

这个数据反应的是美国经济的趋势,数据好于预期说明经济好转,数据低于预期说明经济转坏。非农数据是美联储加息的最重要参考指标,只要非农数据向好或超过预期,都会增加美联储加息的砝码。所以各国对这个数据都会非常重视。

为什么美国考虑就业率,是考虑非农业人员而非全体人员呢?

这是因为美国的就业组成部分而决定的。因为在美国,做农业的大多都是有钱的庄园主,农场主,他们大多都是经济上比较富有的人群,连平常喷洒农药,都可能是使用私人飞机操作。所以,他们属于美国的特殊小众人群。

因此美国的就业数据必须强调的是非农业人员数据,将重心放在占据人口比例较大的其他的领域。例如, 华尔街的金融业,服务业,科技行业等等。

5月非农就业数据的两大看点

由于4月非农大幅不及预期,市场对5月非农的关注度较高。中金公司表示,此次5月非农有两大看点:

一是新增就业人数。4月新增非农就业仅26.6万人,远不及市场预期的97万人。当时我们的判断是,就业不及预期主要因为劳动力就业意愿不足,而不是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一个证据是非农空缺职位率、主动离职率均处于高位,前者说明企业招工意愿强烈,后者说明劳动者对工作的选择变得更加挑剔。

5月新增就业的“成色”将影响美联储讨论Taper的时间点。过去一个月,无论是美联储4月议息会议纪要,还是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等官员的讲话,都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如果经济数据表现良好,美联储将在接下来的FOMC会议上讨论削减QE。

第二个看点是工资增速。受基数效应影响,4月非农时薪同比增速降至0.3%,但环比增速上升至0.7%,高于一般经济复苏初期的水平。推升工资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供给复苏慢于需求,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以吸引劳动力回归工作。

工资上涨是好是坏呢?通常情况下,在经济复苏初期是好事,因为这时劳动力市场仍在复苏,工资上升代表劳动者收入增加,有利于消费扩张。但在经济后周期阶段,劳动力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工资上升往往会加大通胀压力,引发美联储收紧货币。换句话说,此时的工资上涨是经济过热的信号,对资本市场而言并非好事。

机构怎么看待非农?

有些分析师认为,在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5月份的非农就业报告之前,美国股市的各大基准指数可能会保持在窄幅交投区间。FXPro高级市场分析师亚历克斯·库普茨凯维奇在一份每日报告中写道:“市场有点不确定,正在等待周五新的非农就业数据和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发出的信号。过去一周,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在成交量较低的情况下逐渐下跌,这表明投资者对新信号的预期保持警惕。”

富国银行表示,尽管近期通胀上升,但一份就业数据未达预期的报告可能会加深人们的对于量化宽松的预期,美联储真正缩表要到2022年初才会开始。该行还表示,对先前数据的大幅上修或5月就业人数的稳健增长,尤其是在对4月就业数据进行有意义的上修时,可能会让投资者更加关注美联储何时讨论并最终开始量化缩减规模。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对劳动力市场的评论出乎一些专业人士的意料之外。他表示,即使美国经济减少了800万个工作岗位,劳动力市场也可能会比看起来的更加紧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将暗示美联储可能走上比预期更快的加息道路。

而保德信金融的首席市场策略师昆西·克罗斯比表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业数据疲软可能对市场更有利。她指出:“如果非农就业数据表现较弱,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强劲,那么股市可能会创下新的高点。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将意味着美联储还将坚持维持宽松政策。”但她表示,如果通胀高于预期,那么市场可能会受到惊吓,从而引发了们对美联储可能开始放慢购债速度的猜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