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05-21 11:26
恒指“大改”后首批调整名单今天收盘公布,大批行业龙头有望被纳入,动辄千亿资金!快看看有没有你的持仓。
今年一季度,恒指公司进行了近五十年最“大刀阔斧”的一次改革,文件显示,恒生公司不仅提高了相关成分股数量上限规定,统一了成分股权重,还缩短了上市时间标准。
今日(5月21日)收盘后,港股将迎来新规之后首次季度检讨,将引起庞大的资金被动调整,目前追踪恒指与国企指数的ETF资金规模分别高达220.3亿和49.3亿美元,规模合计2092亿港币。
接下来,这些资金将流入哪些行业板块?哪些个股将会收益?
一、哪些个股有望被被纳入恒指?
以下是潜在纳入恒生指数的名单:
去年6月上市的京东集团-SW和网易-S,目前市值远超千亿的要求,有望成为继阿里巴巴-SW之后恒指中第二和第三只二次上市股票,截止发稿,京东集团涨2.88%,网易涨3.59%。
中芯国际目前的自由流通市值处在千亿大关左右,同样具备入选可能性,截止发稿,中芯国际涨超1%。百度集团-SW和哔哩哔哩-SW由于回归时间均未满3个月,或仍需等待。
另据广发香港,京东健康的市值和上市时间均已达标,而出于将板块市值覆盖率提升至50%的目标,信达生物或也有望在季调中跻身蓝筹。
恒指是香港股市价格的重要指标,代表了香港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的90%。美团、安踏在上一次季度检讨中获纳入恒指,当日股价暴涨。
2020年11月13日,恒生指数公司发布季度检讨结果。恒生指数方面,美团、安踏和百威亚太获纳入,权重分别为5%、0.99%和0.46%,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将从恒生指数成份股中剔除,恒生指数成份股数目将由50只增加至52只。
除纳入机会外,部分成分股还面临权重的调整。
根据年初咨询结果,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成分股统一采用8%权重上限(目前普通成分股上限为10%)。
目前在恒指权重超过8%的股票可能会面临权重下调,腾讯,友邦,汇丰控股三只恒指标的权重超过8%,分别为9.8%、9.2%和8.3%,可能会根据8%的权重上限被动下调,进而带来潜在的被动资金流出。
有的读者可能疑惑,为什么有的大型明星股,不在预测名单之内呢?纳入恒指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小编认为有必要科普一下恒指的最新纳入规则。
今年3月,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了优化「恒生指数」建议的咨询总结。优化涉及五大内容:扩大市场覆盖率;扩大行业的代表性;缩短候选成分股的上市历史要求;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优化成分股权重分布。
最新恒生指数成分股纳入条件如下:(参考中金:详解恒生指数编制方法的五大变化)
选股范围
恒生指数选股范围是大中华企业,不包括外国公司。
候选资格
属于恒指大中型股指数成分股;
必须在港交所上市满3个月;
0.1换手率测试
选股方法
按七个行业组别挑选成分股,维持20-25只相隔公司成分股;
候选公司在组别里有代表性;
成分股股票必须属于占港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总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
在成交量上必须属于占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额90%的排榜股票之列;
财务表现;
顾问委员会讨论
加权方法
流通市值加权;
任一成分股权重不能超过8%
二、恒生综合指数是什么?跟恒指有何区别?
恒生综合指数,划分为三项市值指数,包含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及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涵盖在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主板上市证券总市值最高的95%。
恒生综合指数更多和基金以及港股通挂钩。恒生综指中平均市值高于50亿港元的普通股票可被纳入港股通,一般恒生综合指数生效日就是个股纳入港股通的日期。
主板上市的普通股票
主板上市的REITs
主板第一上市的外国公司
主板上市的合订证券
主板上市的同股不同权的大中华公司
三、哪些个股有望纳入恒生综指?
恒生综合指数审议频率为半年度一次,预计此次不会发生系统性调整。
但根据调整规则,一些符合条件的公司(如在一季度上市并满足恒生综指大盘和中盘指数纳入条件)未来可以被纳入,成为港股通标的调整的主要依据。
中金预测5只股票如医渡科技、心通医疗-B、诺辉健康-B、朝云集团、赛生药业符合纳入港股通的条件。
四、什么是恒指快速纳入机制?
上述纳入规则中的上市期限,实际上是弹性指标。有的上市公司可以忽略上市时间限制,被快速纳入关键指数。
比如2月上市的快手科技,符合快速纳入标准,当月快手正式通过快速纳入机制进入恒生综合指数。
恒指快速纳入机制,是容许新上市大型企业提前在定期检讨周期以外纳入指数,新机制即时生效。除满足基本纳入要求外,还要额外符合以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