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05-13 16:11
对美国通胀的担忧还是得到了印证。
隔夜美国劳工部公布4月CPI数据,同比增幅高达4.2%,环比亦大增0.8%,均创下了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通胀年率 来源:tradingeconomics
数据拖累美国股市出现全面下跌,截止5月12日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1.99%,三日累计已大跌逾1000点;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更甚,达2.67%,自高位回撤已超10%。标普500指数亦下跌2.14%,整个美股近6000只股票录得下跌。
来源:华盛通
通胀数据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面对美股的回撤,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呢?
通胀和美股的背后:美联储创纪录的放水
关注经济的小伙伴们一定都对“QE”、“降息”、“宽松”这些词语不陌生,虽然美股资产本身很优秀,但屡创历史新高的强势表现,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美联储不断放水达成的。
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就开始了量化宽松政策(QE),降息、购债、前瞻指引等系列措施齐发,旨在挽救美国经济(这一行为被小伙伴们形象地称为:印钱)。与此同时,超发货币导致大量的流动性进入市场,美国股市也因此被大幅推高。到2014年,美联储总共实施了3轮QE,美国经济也得以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慢慢恢复。
但大规模宽松所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钱多了,通胀快速走高、经济过热。于是在2014年10月,美联储开始退出QE,并在2016年开始加息以抑制不断走高的通胀水平。谁料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股市大幅跳水。于是美联储火速行动如法炮制,再次将联邦利率降至0-0.25%的历史低位水平,并祭出第四轮QE。
美联储利率、QE历史 来源:华泰证券
从美联储资产购买的规模来看,QE2-QE4一轮比一轮规模更甚。2020年推出的QE4,总购买规模已经高达3.9万亿美元。
来源:华泰证券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流动性被美联储注入到市场,美股的不断走高也越来越依靠QE。这一现象被小伙伴们戏称为“药不能停”,但这一味药的副作用——通胀,也随之越发明显。在昨日(5月12日)大超预期的通胀数据公布之后,市场意识到美联储可能很快收紧政策,抽走部分注入到市场的流动性,于是过度依赖QE的股市出现恐慌性大跌。
标普500指数与QE关系 来源:tradingview
从历史走势来看,美联储的宽松政策不断推高美股,在政策退出之际则对美股有一定负面影响。美联储政策、通胀、美股三者关系可以简单表述为:
政策、通胀、股市的简单闭环关系 来源:华盛通
因此,此次美股的下跌正是由于通胀水平过高导致了对经济过热的担忧,从而市场认为美联储可能采取加息等行动抑制这种情况。不过从美股历史走势来看,对于政策的担忧仅在短期内对股市造成了负面影响,而长期来看股市依然强势。
担忧之下,美股还有操作空间吗?
通胀数据公布后,美联储官员曾出面安抚市场。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发表讲话时也淡化了通胀上升的重要性,并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很多高官也同时释放信号称加息和缩减QE的可能性很低。尽管如此,股市大跌暗示市场的担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那么在这种担忧的局面下,如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呢?
1、防御为主,偏向价值股
理论上,通胀与价值股的优异表现密不可分。价值股往往是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占据相对稳定市场份额的传统企业,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分红政策。因此,其股价并不会明显受到通胀和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从历史来看,在通胀走高的年份里,价值股的表现也是远远好于成长股。据Ibbotson and Associates测算,在过去94年里,价值股的表现仍超过成长股3.5%。
道琼斯指数(蓝)与纳斯达克100指数(橙) 来源:tradingview
研究机构Ned Davis Research曾表示,在过去50年里有9次高通胀时期,而7次能源股都跑赢了指数。法国兴业银行策略师则认为,如果通胀压力继续增大,矿业股、化肥生产商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对冲。高盛则建议买入老牌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F.N)、探索频道(DISCA.O)等股票。此外,可能受益于美联储收紧政策预期的银行股,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2、积极对冲风险
美股市场有非常丰富的衍生品可以对冲美股下跌带来的风险,例如反向的ETF、相关期货、期权等。华盛通目前已经全面上线美股期权交易,投资者可以抓紧学习这种实用的对冲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例如,在通胀预期下纳斯达克指数可能出现较大回撤,那么在持有股票的同时,可以买入纳斯达克指数3倍看空ETF(SQQQ.O)来进行风险对冲。如果你持有特斯拉(TSLA.O)的股票,但近期股价却有进一步下跌风险,那么则可以买入特斯拉的看跌期权来进行对冲。
个股期权入口 来源:华盛通APP
3、远离高风险成长股
成长股在通胀走高的背景下,极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负面影响。很多尚未实现盈利的成长股需要不断“烧钱”来进行技术研发和开拓市场,而一旦美联储收紧政策,那这类公司的融资成本将大幅上升。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多实力不强的成长股可能因此宣告破产,风险极大。因此,如果没有对一家成长型企业就行全面的分析和调查,最好是远离它们。
投资是一件长久的事情,股市也总是牛熊交替的。在风险出现时,我们需要谨慎行事,并积极寻找对冲风险的方法。巴菲特的名言至今仍让人受用:第一,保住本金。第二,记住第一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