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市场机会 | 股价高位最大回撤超60%!新能源车机会来了?

2021-05-11 17:18

新能源车股价今年的走势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惨”。

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年内下跌超40%,比亚迪和蔚来也下跌30%左右。如果从高位来算的话,回撤最大的小鹏和理想,都超过了60%,比亚迪也回撤了50%左右。

来源:华盛通

很多投资者不禁想问,新能源车的投资前景变了吗?股价如此大幅回撤究竟原因为何,现在又是不是上车的机会呢?本文将一一和大家一起探讨。

回撤不可怕,泡沫挤挤才更健康

2020年,在诸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等一系列政策利好刺激加上特斯拉先行成功示范下,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开启了高光时刻。

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国内新能源造车势力气势如虹,曾走到退市边缘的蔚来汽车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股价自最低1.19美元飙升至最高66.99美元,顶峰时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跻身全球车企前十的位置。

与此同时,同样在美股上市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在去年10月底至11月底之间,短短一个月涨幅就高达300%左右。港股上市的比亚迪股份自去年6月至今年1月间,涨幅更是超过500%,市值超越上汽集团,成为中国车企第一。

蔚来、小鹏、理想汽车2020年走势 来源:tradingview

新能源车大幅上涨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市场给予新造车势力“车企+科技公司”的双重估值,加之政策利好,于是资金便进行了疯狂的抢筹戏码。随后我们便看到了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蔚来+小鹏+理想>宝马+奔驰等奇特的景象。

要知道,光奔驰在2020年营收就高达1543亿欧元,而新能源车龙头特斯拉营收仅315.36亿美元,不到奔驰的20%。而国内新势力蔚来、理想和小鹏的营收,在奔驰宝马面前则更不值一提。

来源:公司财报,华盛通整理

因此,在资金贪婪逐利的情绪下被疯狂推高的新能源车,从本质上来说是非理性和不正常的。虽然有着“科技”加身的光环,但处于起步阶段的新能源车,估值的泡沫或许过于高企了。随后进入2021年,更多传统车企、科技企业布局新能源车市场,让这种近乎疯狂的高估值难以为继。出现今年以来的大回撤,其实是一种估值的正常回归。

市场广阔,但需要时间去成长

新能源车的市场前景毫无疑问依然是极度光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指出:到203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达到280万辆左右,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从目前中国主要新能源车企的交付量来看,蔚来汽车2020年交付了43728台,比亚迪交付了189689台(含插电),小鹏交付了27041台,理想汽车则交付了32624台。虽然同比都实现了翻倍的大幅增长,但合计仍不到30万台。而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来看,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全年仍实现终端销售2461万辆(含进口)。其中乘用车终端零售高达2007.9万辆,在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可见市场极为广阔。

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终端零售表现 来源:中汽数据

不仅如此,海外市场对于新能源车的需求也逐步走高,欧洲、美国等主要经济体都出台了政策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开始布局海外,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逐步开始进入欧洲市场。根据EV Volumes的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12万辆,同比增长41%,海外市场全年销量为176万辆,同比增长更是高达80%。随着电动车的普及速度和相关技术的提升,未来电动车市场的需求增速可能进一步加快,这对新能源车企大有裨益。

特斯拉或走下神坛,国产品牌有望崛起

一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占据了领导地位。但近期全球多地都报道了特斯拉的事故问题,让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受到了负面影响。不仅如此,特斯拉曾引以为傲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技术,也在近期特斯拉写给加州机动车管理局的邮件中暴露了其真实面目。

来源:公开网络

特斯拉在邮件中承认,FSD并非真正的完全自动驾驶,而是和Autopilot一样,都属于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而一直以来,这款象征着特斯拉科技实力的FSD技术,支撑着特斯拉领先的销量和其天价的市值。而现在,特斯拉所讲的故事可能不太那么容易让人相信了。

这给了国内新能源车企绝佳的机会,尤其是比亚迪、蔚来和小鹏汽车。比亚迪在三电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搭载全新混动技术DM-i的车型供不应求,销量在国内保持领先。

来源:公开网络

蔚来汽车在高端电动车领域处于领导地位,随着旗舰轿车ET7的发布,进一步完善高端产品线有助于蔚来继续巩固地位。而前不久,蔚来宣布进军挪威新能源车市场,为打开海外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来源:公开网络

小鹏则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搭载激光雷达的智能汽车P5,同时其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处于领先地位。

来源:小鹏官网

大行持续看好,长线布局或值得入手

面对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车市场,投行们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持续看好。

大和、安信证券、麦格里以及招银国际都对比亚迪维持“买入”评级,其中招银国际给予比亚迪目标价为282港元距离当前价几乎翻倍。投行们认为近期股价的回撤是买入的好机会,比亚迪未来销量将持续增长,股价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反弹。

来源:华盛通

光大证券维持对蔚来汽车“增持”评级,目标价定位50.57美元。光大证券认为,蔚来汽车是当前市场定位、平台和车型规划、业务模式和运营管理、技术储备等最清晰的造车新势力之一。随着蔚来出海欧洲,光大证券看好其国内海外双重增长可能性。

来源:华盛通

此外,小鹏汽车今年4月以来有15位分析师对其做出评级,其中8人评级买入,2人评级持有,还有4人更是强烈推荐,最高目标价至68美元。

理想汽车在4月同样获得了16位分析师评级,其中7人推荐买入,2人建议持有,更有6位分析师强力推荐,最高目标价至59.6美元。

尽管投行分析师较为看好,但鉴于目前整体回调的趋势和大盘存在回调的风险,贸然入市抄底的风险仍然很高。况且行业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新能源车企们的价值只会慢慢显现,这需要投资者们有足够的耐心。

潜在风险

1、产能不足。由于全球芯片短缺问题,蔚来汽车在此前就受到明显影响而停产一周。比亚迪方面预定DM-i系列车型则需要至少3个月才能提车,消费者可能耐心不足导致退单。

2、行业竞争加剧。除了已上市的新能源车企外,传统车企也正在大力拓展新能源车市场。加上华为、小米、阿里等科技企业也纷纷入场,未来市场可能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3、政策风险。此前因新能源车产业乱象频生而招致了官媒的批评,而近期地方也有一些新的限制政策出现,因此需留意政策面的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