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美早一周 | 小心美股见顶回落!中概股加速回归利好港股

2021-03-27 10:16

上周市况:拜登4万亿基建项目或难通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巩固

美国债劵市场在3月中旬,10年期国债息率高见1.75厘的水平。但投资者预期未来几个月,息率亦会轻微上升至近2厘附近的水平。连同近日美元汇率的造好,相信是短暂性的波动。投资者更估计美国加息可能远早过联储局预计的2023年。因为通胀升温,已是市场逐渐认同。

近期有部国家已率先提前加息。但主席鲍威尔仍然认为是短暂的,不应过分忧虑。局方维持宽松政策是会继续的。有基金经理指出,财政部及联储局的联手大力推动无上限的宽松货币政策。造就美元越印越多,贬值速度越见加快。也逐渐变为一个欠缺吸引投资价值的市场。目前的零利率时代,也开始忧虑,他日通脤升温,再带动利率上升,资金成本立即大幅上调,经济层面可能极受影响。

美国总统拜登将会推出最新最大的刺激经济方案,超过3万亿美元,更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的基建项目。投资项目包括港口铁路、道路桥梁、互联网及电网等。规模之大,为自1960年以来首见。但投资者表明,方案能在国会通过的机会甚微。最简单的在特朗普时任总统期内,连美国墨西哥边境围墙也未能通过拨款,最终由州政府自行筹集资金解决问题。再加上要增加税收,以支付相关费用,相信更难在两会通过。

踏入4月份,国内地方政府又要面对融资及发行债券的问题。大量的基建工程已逐渐展开,新增发行债券亦跟随开始。根据财政部预算,年内新增债券规模4.5万亿元人民币,连同即将到期的约2.7万亿元人民币。合共要发行超过7.2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券,比上增加超过11%。近期央行在流动性都未见加大放松,形成略见紧张,令到发行债券的压力也相对增加。有部份地方政府在融资平台上,存有一些隠性贷款,如遇上资金周转困难,定可影响其他项目。从而造成违约信贷风险急速上升。在房地产商及开采煤商皆见这等情况出现。主要为未能再发行新债券,以偿还旧债券或支付利息。

内地人民银行近期在流动性上,皆利用稳定不松不紧的平衡法。而大部分银行都会自行提早造好资金的储备。在3月份的同业发行存单金额超越2.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高超过5成,更创出月内发行金额最高的纪录。由于年内信贷需求较为强劲,到2月份后的地方政府债券,及缴交税项等,对资金或储备金皆见刚需强烈。因此,银行为避免短时间内出现流动性的紧张,也乐于提早发行存单。

近日美汇指数的强势,令到人民币汇率稍见回落。周五在岸人民币汇率回落至6.523收市,比前下跌128点子,更创出年内低位。离岸人民币汇率亦低报6.528。年内人民币汇率尚算稳定,是次回落,也是受美元影响。相信稍后时间,自会重拾升轨。

现在内地金融市场的日渐加大开放,人民币稍后推出的数字货币及逐步迈向国际化,汇率及利率皆见稳定。连同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更具吸引投资价值。

在横跨两年的社会因素和疫情爆发,都未见可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期内的外资流入认购新股,或北水持续追捧港股,金额有增无减。整体的股票、期货及债券市场,皆能运作畅顺,成交金额更曾日创新高。去年有超过154家企业成功上市,筹集资金超过4,000亿元,创近十年新高,更排名全球第二。当中包括创新科技、中概股、医药生物、同股不同权等。皆可印证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如何巩固。

港股明星股财报蜂拥而至!(700)腾讯公布上季业绩,收入1,337亿元人民币,按年上升26%,经调整盈利332亿元人民币,同增长30%,齐符合预期,但未见有惊喜。早上跟随大市回落,股价低见588.50元,创月内低位。(1810)小米集团2020年全年度业绩为收入2,458.7亿元人民币,按年上升19.4%,经调整盈利130亿元人民币,同上升12.8%。期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5亿部,按年增长17.5%。未来将会是半导体或芯片短缺的问题,直接影响手机出货量。

近期在美国股票市场热爆的SPAC,能否引入香港交易所,作另类的上市项目?由于 SPAC 的模式是,先由基金设立空壳公司,再上市筹集资金。跟随在市场寻找适合的项目注入,从而成为个别企业借壳上市的途径。年内在美国上市的宗数或筹集资金,皆以倍数上升。而SPAC 成功收购企业的宗数,或并购金额皆比去年大幅增加。更有个别股价以倍数上升。如本港引入,对散户风险极高,因为上市时仅买入没有投资项目或业务的公司。他日并购或收购任何项目,散户皆未能参与。

 

本周焦点:海天国际控股(1882)

集团主要业务是在国内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精密高效和节能环保的注塑机产品,及相关零部件。同时可以向客户提出供售后支援服务。更可以按个别客户需求而提供工厂规划、产品知识培训、系统集成和产品维修等增值服务。并以「海天」和「长飞亚」品牌销售产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之全年度业绩为营业额118亿元人民币,上升20.3%。股东应占盈利23.88亿元人民币,同增长36.4%。期内整体毛利率轻微增加2.7个百分点至34.2%。

产品可分为合模力最高可达到500公吨之小型注塑机,和合模力可超过500公吨的中大型注塑机。产品适用于汽车制造商、建材生产商、家电、电子器材、包装、信息技术、保建和物理琉行业等。现有客户包括广州本田、神龙汽车,和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家电生产商海尔、海信和TCL等。另有其他行五粮液及哈药。

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包括在广州、宁波及无锡。占地总面积超过154万平方米。年产能超过4万多台注塑机。在海外9个国家设有直属子公司。在全球13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60多个销售和服务伙伴,以便可以为主要市场的客户随时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良的服务。集团拥有一队经验丰富、久经训练和技术超高的售后服务团队。专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去年虽然受到疫情爆发所影响,但国内仍是全球最早恢复经济增长的国家。在医疗和包装民用消费品需求强劲,并在下半年逐步改善不同行业的复甦。集团未来会继续专注于注塑机的研发和开发。目前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推出的三代机亦深受市场接纳及客户的认同。可于现价30元附近吸纳,中长线可见43元,跌穿26元止蚀。

后市展望:小心美股会见顶回落!中概股加速回归利好港股

美国公布2月份耐用品订单按月下跌1.1%,远差过预期升1%及1月份升3.4%。3月份Markit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59,差过预期59.7,但好过上月58.6。同月Markit服务业 PMI 60,符预期,及好过上月59.8。

美股三大指数在去年今日的低位,道指约18213,标普及纳指分别是2191及6631。到今日的指数,已接近或超越过倍的升幅。当日的恐慌抛售,跟今日的疯狂追入,简直差天共地。今天的疫情问题,已有大量疫苗推出,估计疫情快可受控。投资者再憧憬经济会逐渐复苏而看好前景,因而造就股票市场的升势。

美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财政部长耶伦,及相关财经官员,齐多次在不同场合,但发表相同言论,皆表示日前利率的上升是短暂的、本土经济增长持续向好、联储局仍会继续推行寛松的货币政策及月购买债券。最大可能是要在2023年后,始再研究可会加息。似乎是向市场发出强烈讯息,现见的通胀是短暂的。但股市未见特别造好。反映中小型企业的罗素2000,由上周高位2368急挫至2128,跌幅高达1成。再加上近日资源股的弱势,要小心美股会见顶回落。

商务部日前公布,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上,中国已经核准成为协定国家,随后泰国亦成为协定国家。其余亦会在年底前齐成为协定国家,并按照目标在2022年1月1日生效。RCEP 由15个国家组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协议。估计出口总额可超越5万亿美元。

商务部同时公布,会按序推进更大范围及更深层次的开放。首先会下降准入门槛、开放更宽平台、加速制度上的精简、提供更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在合作层面上更开放。寄望能在进出口贸易上更上一层楼。人民银行日前公布,国内有4家中资机构跟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SWIFT 联手合作成立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国内建设网络集中点,以保障客户在跟SWIFT 避免出现网络传送不稳定,希望可以更有效和更安全地确保在跨境金融信息业务或服务可以连续处理。重点亦在寻求更自主的权利,特别是在金融网络的相关服务。

下周开始,踏入4月份,将会发行大量国债、地方债或企业债等,再加上是公司缴交税项的重要日子。估计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会渐趋紧张。估计如要满足需求,可能高达7,000亿元人民币。而人民银行亦会推出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测试。将会提供定向降准予合资格的银行,以便可以向市场提供中长期的流动性。未来仅有千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及超过560亿元人民币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到期,全数投放,也不足以应付。继续留意央行会否,或如何向市场投放资金应对。

香港统计处公布2月份进出口贸易数据,出口商品价值3,111亿元,按年上升30.4%,稍胜预期升28.4%。进口商品价值3,258亿元,同上升17.6%,略差预期升22.2%。月内贸易逆差147亿元。2月份整体出口到亚洲区内增长28.6%,包括南韩、日本、印度、及内地等,皆见录得3至5成升幅。从内地、台湾、星加坡、越南及韩国进口的商品价值亦见增加。由于1月及2月为农历新年假期,如合并计算,较为适合。首两个月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上升37.6%,进口总值同上升28%。期内录得贸易逆差400亿元。

美国证券交易所委员会SEC通过外国公司修正案,在当地上市的公司若不符合会计要求,将会除牌。在当地上市的中慨股全面急挫,最多更跌超过3成。当中已有大部份的中概股,正计划或已安排回归到香港上市。加速回归的步伐,对港股或港交所皆为有利。

恒指自2月中旬创出年内高位31168后,即见调整,日前更低见27505。内地收紧流动性,以至北水要倒流,外围息率高企,未见回落等,都是回吐的理由。以往的科技股、新经济股、生物科技及中概股亦见推至过份偏高,更有见市盈率几百倍,实在有点过火。经今次的调整,整体皆见大幅回落,更有个别跌幅接近4成,也渐走回合理水平。再加上业绩公布周期,看看谁能交出合理或优于预期的成绩表。再重拾升轨,始算是健康吧。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