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1-02-18 15:20
招股信息速览
来源:华盛证券
昭衍新药(06127)在2月16日至2月19日招股,预期H股将在香港于2月26日正式上市。
昭衍新药是港交所第四家A+H的医药外包服务企业,此前已经有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和泰格医药三位前辈完成了A+H的双资本市场布局。
和这些前辈相似,昭衍新药的A股上市后股价走势非常亮眼。
昭衍新药A股2018年2月14日收盘16.91元每股,截至2月18日早盘股价已经最高触及167.77元每股,股价翻了超过9倍。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
而在机构方面,本次昭衍新药H股上市也获得了众多明星资本的加持。根据所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包括清池资本、奥博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结构调整基金等10家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将总共认购昭衍新药约2.68亿美元价值股份。
为何昭衍新药能获得众多知名机构青睐,这或许与其CRO细分行业龙头地位以及高速增长的行业前景有关,接下来华盛资讯将为投资者分析昭衍新药的基本面情况。
一、公司概况:国内最大的药物安全性评价龙头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后称昭衍新药)于2012年底在北京获得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批准成立。
昭衍新药是一家专注于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领先合同研究组织,正扩展以提供涵盖药物研发服务链上药物发现、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的综合服务。
这里科普一下的是,药物研发流程涉及发现候选药物以及其后测试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取得监管批准继而进入药品市场。有关流程亦包括批准后研究,以进一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这些相关流程普遍成本高昂、内容复杂、风险甚高且耗费时间。整个流程一般由四个阶段组成,即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注册及商业化。
来源:招股书
而昭衍新药的主要业务是临床前阶段对药品的安全性评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现在昭衍新药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合同研究组织,按2019年的营收算,市场份额为15.7%。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9年中国及全球药物非临床安全性合同研究组织市场的市场规模分别为4.16亿美元及48亿美元,分别约占2019年中国及全球医药合同研究组织市场的市场规模68亿美元及626亿美元的6.1%及7.7%。
从客户订单上来看,昭衍新药的实力非常强大。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统计,昭衍新药已经向全球专注生物技术的520名客户提供服务,其中2019年中国收入规模前十的医药企业中有七家是昭衍新药客户,其中包括恒瑞医药、海正等巨头。
而从客户粘性上看,昭衍新药为2019年前五大客户平均服务了有6年以上。截至2020年底,昭衍新药已经签署的在手订单金额已经高达17.77亿元人民币。
为何昭衍新药能吸引如此多巨头医药公司客户,这或许与其专业资质和领先的规模有关。
资质和经验的角度,昭衍是国内第一家通过美国FDA GLP检查的CRO企业,也是国内首家获得所有AAALAC、OECD GLP及国家药监局GLP认证的民营企业。
来源:中信证券
其次产能方面昭衍新药有序规划,面积在行业内靠前包括实验房面积:北京11600平方米、苏州61600平方米(2021年额外新建设20000平方米)、2021年梧州新实验房开始运营,2023年广州&重庆新实验房投入运营。
二、财务表现:净利润5年翻5倍,毛利率行业领先
财务数据上看,昭衍新药的表现也非常优秀。
招股书上显示2017-2019年及2020前9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亿元、4.1亿元、6.4亿元及6.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991.7万元、1.05亿、1.88亿、1.42亿元。
根据过往数据来看,昭衍新药营业收入从2015年2.07亿增至2019年的6.39亿,翻了2倍多,年复合增速为32.55%。
而昭衍新药净利润从2015年0.49亿增至2020年3.12亿,净利润翻了5.37倍,年复合增速为44.8%。
2017-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昭衍新药的毛利率分别为55%、51%、51.4%及50.5%,相比在港股上市的CRO企业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及药明康德,期间毛利率最高分别为48.31%、37.59%及41.72%,一定程度上反馈了药物安评行业高景气度和公司优秀的经营能力。
来源:招股书
2017-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昭衍新药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均为正数,分别为1.2亿元、1.6亿元、1.5亿元及2.3亿元,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行业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强。
三、行业前景:创新药申请增长加速药物安全性评价市场发展
药物安全性评估是药物研发过程中重要环节,医药及生物技术公司最常见的做法是将其外包予CRO。
2014年国家药监局及FDA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数分别为344项及494项,而在2019年分别增至983项及618项。
2015年以来的药审制度改革,尤其是2017年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明显增加及生物技术公司呈现繁荣趋势,均令临床前CRO市场保持稳定增长速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药物非临床安评市场预期从2019年的4.2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为36.5%。
来源:招股书
按19年的收入计,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营收占比为98.6%,是昭衍新药最核心的业务,在国内市场份额占15.5%,在全球非临床药物安全性评价合同研究组织中排名第三。
从公司各主营业务的收入情况来看,目前昭衍新药已帮助客户在中国提交超过3,000项药物申请及在国外提交超过600项药物申请。
四、竞争力和风险点提示
昭衍新药的核心业务是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临床前研究服务具备专业性壁垒,只能在专业的GLP实验室中开展。
公司拥有北京和苏州两个GLP实验室,建立了系统的药物临床前评价技术平台和GLP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国内以及多个国家,包括国际机构的GLP认证和检查,无论设施面积,评价品种还是专业性,都位居细分子行业领先水平。
但昭衍新药也面临一些发展不确定性,包括核心技术骨干及管理层流失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产能扩展及国际化战略及业务扩展有失败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
五、估值和申购建议
按照昭衍新药全球公开发售后A+H的2.7亿股计算,公司的市值在360-409亿港元。
根据目前昭衍新药在A股的2021年的预测市盈率来看约为88.4倍,参考同类型CRO的公司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估值处于合理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CRO公司H股上市股价常有大牛表现,比如药明康德H股上市以来涨超5倍,康龙化成H股上市以来累计涨超2.7倍,泰格医药H股上市以来累计涨超50%。
若按照上限价定价,昭衍新药与目前A股(参考股价161元)折价约为25%,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来源:财报、彭博、中泰国际
此次昭衍新药的保荐人为中信里昂证券,这家机构有着不错的保荐记录,最近两年共保荐24家公司,其中上市首日收益率为正的公司占比66.7%,排名中上游,诞生过如思摩尔国际、贝康医疗-B、康基医疗、泡泡玛特等股价表现优秀的IPO。投资者可以作为参考。
来源:华盛证券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