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0-11-04 16:25
在2020年11月4日盘中,我国著名的互联网巨头公司美团-W股价一度触及314.2港元高位,市值超过18400亿港元,这也是今年以来美团又一次突破股价的历史记录。
而尽管2020年是发生新冠疫情的特殊年份,截至目前美团的年最大涨幅也超过了200%。在2019年收市的时候,美团股价还仅为101.9港元,市值为5992.7亿港元。这也就以为着美团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市值暴增了约1.2万亿港元!
来源:华盛证券
同时美团还有重磅消息传出。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团考虑明年在内地第二上市,但有关上市计划仍在初步阶段。消息指,美团已与顾问就内地上市进行过初步讨论,但尚未就潜在发行交易的时间和规模做出任何最终决定。
据接近美团的消息人士称,美团现在正与上交所和深交所沟通:“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都有可能,主要看交易所方面对于美团这样大型互联网公司是不是有盈利方面的要求。”
消息还指,现在美团在与多家券商有所接触,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华菁证券。对此美团回应称,没有相关计划或时间表。
与刚刚公告暂缓科创板和港交所上市蚂蚁集团形成鲜明对比,美团迎来股价的飙涨,传来有望赴内地二次上市的利好预期。
2018年9月美团点评发行价仅为69港元,如今2年过去累计涨幅已超350%。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几点疑问,究竟美团为何走势如此持续坚挺,当下的美团距离冲破2万亿市值还有多远,为您详细解析一下。
一、十年耕耘,从团购到生活服务无边界
美团由王兴创立,距今已有10年历史,2010年的美团还仅仅从团购业务刚刚起步。
但十年的时光,美团不断开拓服务场景,丰富服务品类。如今已在到店及到家餐饮场景、到店其他服务场景、酒店预定、共享出行等细分市场中占得市场主导及相对竞争优势。公司以无限思维进行业务拓展,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领航者之一。
来源:公司官网、公告
创立十年,美团已成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
美团的业务覆盖餐饮、外卖、出行、酒店、旅行、票务、休闲娱乐等200多个服务品类,辐射全国2800多个市县。我们通过数据来看看美团的成绩。
截止2020上半年,美团平台年交易用户数近4.6亿人,年活跃商户总数超630万。2019年平台GTV(平台交易金额)达6821亿元(其中餐饮外卖GTV达3927亿元),国内酒店间夜量3.9亿间,全年营收975亿元。
以外卖交易额及酒店间夜量计,公司市场份额分别达68.2%和48.7%,居行业第一位。
来源:公司官网、公告
二、业务结构趋向合理,主要业务高速增长
依据美团的财报披露口径,公司将业务划分为“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新业务及其他”三个部分。
结合美团的市占率及增长率等情况,各业务可作如下划分:
餐饮外卖业务总收入自2015年的1.8亿元增至2019年的5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21%,在60%以上的市占率之下仍保持快速增长,已成为公司的明星产品;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及毛利占比分别为23%和61%,属于公司的现金牛产品;新业务及其他业务单元中的食杂零售及B端服务业务增速快、市占率低,属于公司的问题产品;新业务单元内的出行业务增速及市占率双低,则属于公司的瘦狗产品。
来源:开源证券
从业绩层面来看,2015年至今,美团的营收保持逐年增长,这与其三大业务保持高速成长有很大关系。
2019年美团实现营收975亿元,同比增长50%。
来源:开源证券
其中分业务看,三大业务单元都实现高速增长,“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新业务及其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8/223/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41%/82%。
以毛利贡献看,到店酒旅业务贡献最大(198亿元),餐饮外卖业务贡献毛利102亿元,新业务及其他在毛利层面扭亏,但营业利润仍为-64亿元。
来源:开源证券
三、本地生活服务市场10万亿,机构看好美团先上2.2万亿
美团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龙头公司,该行业增长前景有多好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餐饮业协会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巨大。
以细分组成看,餐饮业占比最高,规模4.67万亿;限额以上日常商品零售市场规模3.57万亿;住宿业规模约6800亿。叠加生鲜零售及其他零售品类,2019年我国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已达到10万亿量级。
但线上化率仍相对较低,可以预期未来我国线上生活服务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放大。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餐饮业协会
对于美团的估值,当下开源证券给出了有望登上2.2万亿港元的预测。
首先外卖业务,国内外卖市场天花板高,且已形成双寡头格局,美团市占率和客户粘性上更具优势,2020年疫情之下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68.2%。长期看,单均补贴和骑手成本有望逐步下降,虽然佣金率趋稳,但营销收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带来变现率提升。
假设2020-2022年外卖业务GTV分别为4719/6405/8086亿,变现率分别为13.5%/14.6%/14.9%,收入分别为639/932/1209亿。
其次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美团到店业务已是绝对龙头,GTV预计稳步增长,佣金率保持稳定,随着营销收入增长,整理变现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酒店方面,通过逐步向高星市场渗透,ADR的提升有望带来单均收入增长,但由于面临携程这一强大对手,效果仍需观察。预计2020-2022年到店酒旅业务GTV分别为2084/2813/3581亿,变现率分别为10%/10%/10.7%,收入分别为213/317/384亿。
而新业务及其他业务,成本端看正在持续优化。
网约车方面,由于2019年上半年网约车业务调整为聚合模式,网约车司机相关成本由2018年的45亿元降至31亿元,2020年上半年,继续由2019年同期的16亿降至7亿。
单车业务方面,公司自2018年4月初完成摩拜收购,当年单车折旧达35亿,随着2019年三季度旧单车使用年限到期,公司逐步采用新的美团单车替代,2019年相关折旧显著下降至约16亿元,2020年上半年进一步从2019年同期的13亿元降至4亿元。
收入端看,由于疫情加速了线下服务的线上化趋势,美团的食杂零售业务快速扩张,带来新业务收入的整体增长。预计2020-2022年新业务收入分别为264/371/460亿元,同时亏损幅度将逐步缩小。
来源:开源证券
综合来看,针对各个业务分部估值,参考以下可比公司:1、外卖业务分部:Grubhub、JustEat;2、到店酒旅分部:Yelp、携程、Booking、Expedia。
对于餐饮外卖和到店酒旅业务,分别采用PS和PE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餐饮外卖2021年合理PS估值在10-15倍,到店酒旅业务合理PE估值在40-45倍。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在13858-19086亿人民币,对应约15980-22008亿港元。由于新业务还未实现盈利,暂不给予估值。
投资者们对于这家有望登上2万亿,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互联网巨头未来的前景又是否看好呢?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