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0-07-20 14:20
编辑:Greeny
一、上周市场回顾(7.13~7.17)
1、主要经济数据公布
2、经济要闻总结
全球
大中华区
企业要闻
3、市场异动情况
总结一周,港股在26103点至24919点间波动,上下波幅1183点,全周反覆跌638点。
瑞声(02018)全周跌11.87%
舜宇(02382)全周跌8.13%
银娱(00027)升8.09%
金沙(01928)走高4.95%
澳博(00880)涨8.16%
永利澳门(01128)升7.53%
大市上周平均沽空比率: 16.824%
01997 九龙仓置业 平均沽空比率43.01%
2800盈富基金 平均沽空比率55.943%
0066 港铁公司 平均沽空比率36.692%
二、本周关注(7.20~7.24)
1、经济指数:
德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同比),香港失业率,香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同比) (6月),加拿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月环比) (6月),美国房价指数 (同比) (5月),新加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同比) (6月),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新加坡失业率。
2、业绩公布:
3、公司公告:
4、大行报告:
5、时事股评:
疫情和救灾政策上周主导了风险资产的气氛。美国疫情进一步恶化,威胁经济重启;欧洲疫情持续改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反复。美国上一轮救济计划即将到期,国会对新的计划意见不一;欧盟各国对自己的救灾计划众说纷纭,财政支持可能缩水。但是总体而言,市场相信政府不敢在此时不理会经济,假定新的救灾计划可以顺利出台,这体现在全球多数股市连续三周上扬,体现在债券的集资能力上。美国与其它发达国家疫情康复之间的反差,推动美元汇率向下,DXY退守96边缘。OPEC+会议对未来数月的生产计划未能激起市场的兴趣,油价平稳中静待需求改善。黄金价格有波动,但是一周下来只是稍有进账。中国A股在一轮暴涨之后,受到政策和官方媒体的打压而出现大幅调整。英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无功而返,英镑变动不大。
美国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一轮暴涨之后出现了停滞。7月7-15日那周,资产负债表停顿在7万亿美元,较之前那周略有上升,但比一个月前的少了约2100亿美元。联储资产负债表停止飙升的最大原因,是三月股灾时启动的紧急流动性救援项目的使用率急剧下降。联储当时设立的11个紧急流动性窗口,据金融时报统计这段时间只借出1040亿美元,只相当于联储计划最低借出2.4万亿的极小一部分。极端市场环境消失了,央行间拆借放缓了,债券购买规模变小了,联储的印钱速度也就放慢了。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和耶伦上周甚至提及将货币环境正常化。在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时候,联储无意叫停QE计划,但是QE的印钱速度,应该会逐步放缓。一则实体经济无法吸收暴涨的流动性,二则游资横行刺激股市泡沫。QE速度下降,会影响下半年美元资产的升值速度和空间,冲击美元汇率。不过联储的央妈本色并未改变,以通过制造巨额流动性来稳定经济、市场的方针没有改变,万一市场有大的波动,相信联储仍然是救火队长,第一个冲进去救市。联储局17日又有新动作,宣布容许这些非牟利企业可直接与联储局借钱。届时可能会影响千三万份职位,即相等于约10%美国的劳工市场。不过,公布中并无表明是次行动又将要动用多少资金。
与联储同样产生政策波动的是中国监管部门对A股的态度。尽管这次流动性制造的规模不如美国同行,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努力营造一个流动性充沛、资金成本低廉的市场环境,官方媒体也不遗余力地为股市打气。A股近周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牛市,上证指数迅速从2800点冲向3400点。接下来政府和监管的基调突然有变,触发了A股一场出逃式的调整。与联储的心态一样,中国管理层担心的不是牛市的方向,而是牛市的速度。从政府角度上看,资本市场需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功能在银行脱媒的情况下变得更加重要。快牛也许能为股民制造出财富,但是对经济增长、就业机会、科技创新都贡献不大。唯有能够为企业提供融资的资本市场才是好市场,所以慢牛是必须的。将牛市打压成熊市也不符合政府的本意,实体经济的确需要在资本市场集资,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地位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北京试图运用行政手段,控制资本市场的运行轨迹,成效如何则取决于政府与资金的博弈,经济与市场的互动。A股已经连续数年在全球市场中表现殿后,是一块价值洼地,依然看好A股的前景。
港股在突破26000点后,表现不太理想,而且每每出现高开低收的情况,反映出在26000点以上的沽压不少,直到上周五表现才有所好转,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港元汇价有持续转弱的迹象,这反映出,港股已没有新的资金,上升动力正在转弱。当然,港股之前的升势,主要靠A股带动,而近日A股的走势,又真的明显转弱,这或者亦为港股带来另一困扰。中港股市出现此现象,与投资者对中美问题有所顾虑有一定的关系,而这个隐忧,或者在美国大选前,将会持续出现,尤其是民主、共和两党的候选人都在打“中国牌”,所以如果中港股市要再出现明显的升势,或者要靠中央推出新的政策才可。港股进入7月下旬,最后两星期,形势仍然不能乐观。环球疫情未受控,尤其美国疫情失控,拖累美股表现。香港进入疫情高峰期,单日确诊达到1百人,医疗系统面临崩溃。过去两个月领导环球股市急升的科技股,出现获利回吐;股价回软,令到港股上升乏力。港股七月份波动,进入调整期。短期恒指或会在24500至26000点之间上落为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