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0-07-06 15:14
编辑:Greeny
一、上周市场回顾(6.29-7.3)
1、主要经济数据公布
2、经济要闻总结
全球
大中华区
企业要闻
3、市场异动情况
上周港股先跌后升,先受欧美新冠肺炎个案反弹困扰,其后中美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国6月制造PMI及6月非农就业等数据均胜预期,令市场气氛改善,最终升逾3个月高位企稳二万五水平,全周涨823点。
券商板块
市场憧憬在内地金融业持续对外扩大开放之下,中资券商整合潮料出现,以抗衡外资大行的竞争,刺激内券板块本周爆发。
光大证券(06178)全周急升58.48%,报8.97元;
中信证券(06030)升15.62%,报17.52元,为本周表现最佳国指股;
中信建投证券(06066)升34.16%,报11.94元;
中金公司(03908)升14.64%,报17.38元。
医药生物科技板块
近日市场流传一份河北省怀来县的住房限购政策已经废止;部分内房6月销售额增长超预期,加上花旗及中金皆发表报告指对行业复苏势态正面,内房本周普遍大涨。
中国恒大(03333)全星期升29%,报25.8元;
旭辉控股(00884)升11.67%,报7.08元;
融创中国(01918)升14.31%,报38.35元;
宝龙地产(01238)升18.9%,报5.41元。
汽车板块
6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228万辆,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1%,汽车相关股上周普遍造好。
获花旗唱好的比亚迪股份(01211)全周升13.45%
市场憧憬「回A」的吉利汽车(00175)升12.03%
中升控股(00881)升9.13%;
沽空异动:
大市上周平均沽空比率: 15.645%
2800盈富基金 平均沽空比率50.94%
0011 恒生银行 平均沽空比率40.51%
二、本周关注(7.6~7.10)
1、经济指数:
香港制造业PMI (6月),欧盟零售销售 (同比) (5月),美国服务业PMI (6月),香港外汇储备(美元) (6月),欧盟经济预测,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月环比) (6月),德国出口额 (月环比) (5月),德国进口额 (月环比) (5月)
2、业绩公布:
3、公司公告:
4、大行报告:
5、时事股评:
上周全球风险资产价格继续向上,但是焦虑情绪同样上涨。第一个消息是疫情在美国出现第二轮蔓延高峰,新增感染人数创下单日新高,部分实施经济重启的州被迫重新设置人群管制。第二个消息是六月非农就业数字数据大幅好过分析员的预期,似乎显示重启后就业市场得到较快的改善。
新冠疫情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停顿和断崖式的就业伤害,极端情况后出现井喷式的新增就业,属意料之中。不过就业恢复几乎全部来自之前的时薪工人被要求重新回岗,全薪就业机会还在下跌。美国南部与西部感染个案的飙升,随时可能改变对时薪工人的需求。
未来:1)疫情可能会长期存在,部分工作岗位或许永远消失。2)政府对待新冠疫情的心态在放松,全面封城堵路未必会再出现。3)就业在解禁之后有一个初步但强烈的反弹,但是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恐怕需要若干年的时间。4)目前各国的财政政策多属紧急救援性质,对经济可持续复苏帮助有限,QE类政策则对资产价格的帮助大过对实体经济的帮助。
港股踏入7月份,首个重要议题便是《港区国安法》正式实施,早前市场忧虑国安法导致资金流出,外资撤离,但从近月港元表现偏强及昨天资金入市的部署来看,市场早前对国安法的忧虑或有点过笼,令部分持淡仓的投资者被逼平仓,加快昨天港股升幅。而《港区国安法》落实,令中美关系仍为港股带来一定阴影,在11月美国总统选举前,中美双方争拗仍不断出现,尤其是拜登在民调中领先的消息,亦为港股间中带来震荡。至于欧洲其他国家对国安法的反应,估计只限于口头评论及意见,以免因为制裁中港而令当地经济受影响。
除此之外,影响下半年港股的因素主要仍是经济增长放慢及疫情发展等,但经过第一波的大规模疫情之后,除非新冠肺炎出现变种,否则,环球重演第一波对经济重大影响的机会甚微。相反,在第三季尾或第四季可望有疫苗成功推出,令市场信心明显回升。站在投资市场角度来看,在憧憬有疫苗推出的消息,已可为市场带来炒作或支持空间。港、澳及内地在疫情控制方面较佳,疫苗推出亦可加快重启经济的步伐,经济反弹动力料较欧美为佳。
支持港股的另一关键是资金充裕,各国的量宽政策令股市强势与经济表现背驰,尤其是港股方面,去年下半年本港发生的示威活动而令本港企业及经济率先受打击,在基数较低的效应下,有助今年下半年企业及经济数据表现较上半年为佳,并有助市场投资气氛。内地加快大湾区及中港互联互通,加上中概股排队在港上市,对港股市场及中资股表现有支持作用,估计恒指8月份加入第二上市的中概股之后,亦有助恒指估值提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