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20-06-04 22:20
作者/Oliver
京东回港二次上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同时京东控股的达达集团也传来即将登陆纳斯达克的消息。
据最新消息,达达集团将于6月5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证券代码“DADA”,市值将在35亿至40亿美元之间,京东和沃尔玛为达达集团基石投资人,共计认购9000万美元,京东集团和沃尔玛分别持有约45.3%和9.5%股份。
达达集团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同时获得了京东、沃尔玛的看好?本文为您详细解析。
一、达达集团是谁?
2013 年 O2O 市场开始兴起,而外卖作为线上与线下结合最为受益的细分行业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外卖市场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对即时配送的大量需求,带动即时配送市场迅速扩大,近 4 年 CAGR 高达 48%,行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达达集团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即时配送的大量需求。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
2014年6月,达达正式上线。2015年4月,京东到家上线。2016年4月,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为达达-京东到家。2017年11月,达达日单量峰值突破800万单。2018年6月,在618期间达达订单量突破千万级。2019年4月,达达接入个人跨城快递服务。2019年6月,达达上线“苍穹”大数据平台。2019年12月,公司更名为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达达更名为达达快送并完成品牌升级。2020年5月,达达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以DADA为代码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二、达达集团是做什么的?
达达集团是国内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按照业务划分,达达集团由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部分构成。
达达快送业务
达达快送主要包括同城送货服务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其中同城配送业务的上游是连锁商超、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发件人,而最后一公里服务则对接各大快递公司,成为其运力补充。
同城送货服务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
三公里半径以内的同城送货服务,通常会在下订单后一小时内交付,超出3公里半径的订单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智能订单推荐和调度系统与众包平台上的骑手实时自动匹配订单。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
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指的是将包裹从快递站交付到最终目的地,交付时间通常不会超过四个小时。系统将骑手与快递站匹配。骑手从快递站站收集包裹并将其运送到指定的收件人,由系统向骑手分配订单。骑手为匹配的快递站交付订单,快递站的主管对骑手的配送区域和能力做出评估,进而能够更有效地分配驾驶员,实现最佳的送货效率。
京东到家业务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
京东到家是达达集团旗下中国最大的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之一,京东到家为消费者提供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海量商品1小时配送到家的极致服务体验。
京东到家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或第三方操作入口点直接访问京东到家平台。通过与京东的合作,京东到家也在京东APP、京东微信小程序和京东官网中获得了流量入口。消费者进入平台后可以选择相应的零售商,零售商的类别包括超市、新鲜农产品市场、药房、花店、面包店、时尚商店等。下单完成后,依托达达快送的即时配送服务及时交付订单。
三、达达快递的经营状况如何?
资料来源:网络
达达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服务收入和产品销售收入。其中服务收入在去年占据整体收入的比例为95%,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达达集团的服务收入已经高达99.1%。招股书显示,达达集团在2017年—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12.18亿元、19.22亿元和30.99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4.49亿元、18.78亿元和16.698亿元。2020年一季度,达达集团的净收入为11亿元,同比增长108.9%;亏损率从2019年的45.8%下降为17.6%。
收入高增的主要原因是背靠京东和沃尔玛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个月,达达集团来自京东的收入分别占到了56.7%、49.1%、50.5%和37.8%,一直保持在一半左右的贡献率。其次是沃尔玛,2016年沃尔玛对其战略投资5000千万,2018年成为达达集团关联方,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个月,来自沃尔玛的净收入分别占到4.6%、13.0%和14.9%。
股权结构与历史融资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
2014年,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内部孵化即时配送企业,由物流工程学专家蒯佳祺同年6月创建达达。除红杉资本外,如今达达的股东包括京东、沃尔玛、DST Global等等。自成立以来,达达集团获得多轮融资,为其业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力量。京东集团、沃尔玛等股东不仅提供融资,更与达达在业务上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四、达达仍要不断竞争
达达目前的在商超即时零售、社会化即时配送两个领域中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配送和零售两大核心业务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护城河。面对竞争,达达除了要解决过度依赖大股东的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如何保持住自己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更大突破。
总体来看,服务于本地生活的即时零售赛道还处在竞合的过程中。作为“即时零售第一股”,达达上市之后,面临的考验依旧严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