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9-12-27 18:57
作者/华盛课堂Jay
市场交易价格等于企业价值?
普遍而言,最客观直接、同时也是承认度最高的方法,就是直接参考企业公开交易的市场价格。以小米为例,当前小米集团-W的总市值为2537亿港元,意味着目前市场对小米的公开承认的价值就是2133亿港元。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
实际操作上,早前高瓴资本斥资417亿收购格力电器15%的股权,参考的价格就是格力电器在A股连续30个交易日的平均股价。在市场收购方面,参考当前交易市值是最直接的估值手段。
然而,价格并不等于价值。虽然公司股价每日都有波动,但并不代表公司内在价值的变化,而只是反映当时的多空情绪。那么,究竟如何判断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呢?
沃伦·巴菲特:现金流折现值才是企业真实价值!
在1992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在谈到投资策略时第一次讲起“现金流折现值才是企业真实价值”的投资逻辑。简单来说,老巴认为一家企业的价值其在生命周期中创造的所有现金流的总和,并在经过风险补偿后的折现值。
下文为原文翻译引用:
“在John Burr Williams 50年前所写的投资价值理论当中,老早便已提出计算价值的公式。我把它浓缩列示如下:今天的任何股票、债券或是企业的价值,都将取决于其未来年度剩余年限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以一个适当的利率加以折现后得到的期望值,特别注意这个公式对于股票与债券皆一体使用。不过,这里有一点很重要但却很难克服的差异,那就是债券有债票与到期日可以清楚地定义未来的现金流入,但是就股票而言,投资者必须自己去分析未来可能得到的回报。”
现金流量贴现法范例
资料来源:公开网络
在具体操作层面,举一个例子来演示现金流量贴现法的运用:
第一部份是计算折算为现值的公司未来五年现金流。首先将公司每年的现金流折算为现值,即第一年的现金流为11.6元,折算后则为10.4元(11.6 X 0.89),第二年的折算后现金流则为10.7元 (13.5 X 0.80),并将其余的三年现金流折算起来,然之后再将这些现值加起来,便得出一共是55.6 元(10.4+10.7+ 11.1+11.5+11.9),这就是公司未来五年折算后的现金流价值。
资料来源:《穷查理宝典》
第二部份则是集中计算折算为现金值的公司未来五年后的剩余价值。首先,假设公司经过五年达16%的高速增长,现金流的增长幅度会由16%下调至每年7%,因此公司未来的第六年现金流则为26.1元 (24.4 X 1.07),而假设公司其后的现金流保持每年以7%稳步上升,并同时假定所要求的回报为每年12%(贴现率),公司剩余价值则可以凭此推算为521.4元(26.1/(12%-7%))。然后,再将公司五年后的未来余值折算为现值(Present value),即295 元(521.4 X 0.57),便可估算出折算为现金值的公司未来五年后的剩余价值。
最后,我们将第一及第二部份计算到的现值加起来,便可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为351元(55.6 + 295.9),而投资者便可根据此数字,再除以公司已发行的股票数,便可得出每股的内在价值。若每股内在价值较市价为高,则投资者可以考虑购入,反之则予以沽售。
资料来源:《穷查理宝典》
DCF估值模型下,券商认为小米、美团值多少钱?
广发证券稍早前发布的研报,对小米集团采用了DCF估值法进行估值。基于WACC为12%,永续增长率为3%的假设,分析师计算出小米的每股合理价值为13.8港元,当前10.8港元的股价仍然有所低估。当然,DCF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假设的准确度,细微参数的变动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估值的准确程度。
资料来源:广发证券研究所
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报,分析师对美图点评的DCF绝对估值为5984.7亿元,对应归属股东每股权益价值为116.43港元,较12月27日收盘价仍显著低估。
资料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自由现金流折现还需要注意什么?
尽管现金流量贴现法最符合价值理论,但这种方法无法反映企业灵活性所带来的收益,并且结果的正确性完全取决于所使用的假设条件的正确性。
段永平在访谈中称“非常同意DCF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然而段永平认为过于强调精确的计算并不合实际,“模糊的正确”或者“毛估估”会是更好的操作方法。
此外,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也表达了“DCF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想法,芒格也表示巴菲特从未用计算器算过一家企业的DCF折现价值,原因在于如果一家企业真的拥有非常高的内在品质,就好像一个300斤的胖子,即使不用秤也能看出是个重量级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