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9-12-05 14:44
撰写单位:华盛证券大类资产管理团队
核心观点:预期扰乱,等待方向,期待2020。
策略推荐:哑铃策略
11月的最后一天,官方PMI的公布为市场带来了少许的利好,连续数月的下滑后重新站上了50的荣枯线上,虽未能确认趋势的向好,但跌跌不休中的好消息总胜于坏消息。
纵览11月份,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核心指数均录得负值,尤其是内地创业板、深成指在连续5个月录得正值第一次翻绿。而美股的涨幅有扩张效应,自9月以来有加速迹象。11月下旬以来,蓝筹白马股出现快速下跌行情(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或许公募基金的年底考核与换仓有关。
关键词:
再融资规则、沪深300ETF期权、新三板转板、CPI新高3.8%、阿里巴巴香港上市、MSCI
全球市场回顾:
11月,美国强劲的宏观数据推升三大指数全部上涨,是今年6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道指全月升3.7%,纳指升4.5%,标指升3.4%。11月最后两周,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议(ICI)数据显示,82亿美元回流股票基金。感恩节零售好于预期,商品价格没有因为关税大幅上升,销售商多半自行消化关税影响,网购金额创出历史新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9月份起扩张3300亿美元,流动性提振债券市场,上市公司借入资金用于回购股票,推升股指。
香港市场11月份显著受到社会事件影响,恒指全月下跌2.08%。本港的地产、零售、旅游等行业受到的冲击影响持续,餐饮业协会预期春节后香港食肆出现倒闭潮,估计关店1000-2000家。香港本地GDP预期第四季度录得负增长。
国内市场回顾:
10月份公布的第三季度GDP数据显示,经济增速继续探底至6%。而背后的隐藏信息是,货币的快速增长模式告一段落。通常而言,货币增速应满足公式:M2=名义GDP+CPI,但在中国上一个20年快速发展阶段,M2增速远超后者加总,而最新的11月数据却显示出缺口,8.4%<6%+3.8%,货币的增速在放缓,去杠杆在持续,如果趋势延续,赚钱将更难。
11月充斥着利好与利空的博弈,下行过程中的震荡一点不弱。从月中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看,整体依旧偏弱。CPI到了12年的高位,PPI继续下行为-1.6%,社融增量在环比和同比两个维度的衰减。无论消费或是固定资产投资都尚无看出起色,唯一可以称赞的依旧是地产配套数据,还是如此强劲。
随后,央行在货币报告中重提加大逆周期调节,并在市场上积极传递定向滴灌的信号。11月18日央行开展1800亿元的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5第三次续扩容,也未扭转市场情绪,市场基本走出了一日游行情。
而同样,在一些列的暴雷事件(东山精密、獐子岛、拉卡拉、卡森国际、雅高控股等)、新三板精选层公司达标后可以直接转版、证监会修改再融资规则变相松绑上市公司融资要求、中美之间的持续拉锯与言语分歧、香港事件的演化等等,市场又似乎总有力量在底部做支撑。南上与北下的资金再次做了充分交换。
行业板块
医药板块受带量采购、医保目录的政策影响,出现了大幅回调。其核心逻辑是过去的高毛利时代可能真得一去不再来。将来唯有创新有可以享有价格的优势及估值的坚挺,仿制药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阿里巴巴香港上市,从发行目的上讲主要为提升其整体估值。但从战略布局上讲,香港市场对阿里巴巴非常重要。贸易争端背后的逻辑有关金融、科技、法律等,阿里巴巴需要本土市场构筑较为安全的金融防线或退路。
同时,沪深300etf期权的推进与试点是监管层释放的积极信号。自2015年推出上证50etf期权后,4年内再无推出任何与指数或个股挂钩的期权产品,反而商品市场的产品期权在有条不紊地系列化推出。沪深300etf期权的落实,有利于优化市场投资策略、降低无序波动、增加风险对冲工具等好处。
另外,11月29日,证监会表示:为推动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将鼓励和引导证券公司充实资本、丰富服务功能,推动证券行业做大做强。证券板块当前的PB估值经过下半年的消化,重回均值以下。其本身的高贝特属性易于受到市场和政策的刺激。
投资策略:
虽然中美贸易战仍在胶着状态,但是外资看好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多,A股的充沛流动性和MSCI指数调整,吸引外资持续流入。中国经济的潜力得到认可,并未受政治杂音太大影响。
我们的基金仍专注在中国内需股上,减持受贸易战影响的个股,增持消费龙头。我们预期2020年中国的消费和服务将稳健增长,在波动的宏观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确定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