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9-10-24 11:32
零基础学港股,带你打开港股新世界!
大家好,我是摩卡。
大家应该都知道买入股票以后,随着股价上涨,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但是股票的价格下跌,只要你提前能判断,也是可以赚钱的,这也就是做空的原理。在港股市场上,有一批专业机构就是以做空上市公司获利,而被做空的公司往往会面临股价大幅下跌的风险。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些“来者不善”的背后意义以及对广大股民有何影响。
什么叫做空?
港股市场上通常所说的做空(沽空),是指投资者预判股票价格会下跌,然后借入股票在市场上卖出,待股价下跌时再低价回购股票归还,从中赚取差价获利。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某股票为10元,分析其后市在一定时间里会跌至8元,而你手中又没持有该公司的股票,这时你可以从持有该股票的人手中借来一定数量的股票,并签好约定,在一定的时间里要把这些借来的股票还给原持有人。假设你借来了100股该公司的股票,以10元的价位卖出,得现金1000元,如在规定时间内,该股果真跌到8元,你以8元买进该股票100股,花费资金800元,并将这100股还给原持有人,原持有人股数未变,而你则赚到了200元现金。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事实上,港股对于做空监管是有规矩限制的,比如有禁止“裸卖空”和限制卖空范围等等。
做空监管
“裸卖空”(Naked Short Selling/香港术语:无货沽空),是指投资者没有借入股票而直接在市场上卖出根本不存在的股票,在股价进一步下跌时再买回股票获得利润的投资手法。由于“裸卖空”卖出的是不存在的股票,量可能非常大,因此会对股价造成剧烈冲击。在香港最严重会被定为刑事犯罪,最高罚款 10 万港元及 2 年监禁。因此,港股市场严格要求投资者在卖空前与券商等金融机构签订有效的股票借贷或互换协议。
第二是并非所有港股都可以卖空。港交所根据主要股指期货期权的成分股以及考虑流动性、市值等要求规定了940支可卖空的证券标的,包括 718 支股票和 222 支 ETF 和上市基金,并每季度对标的进行调整,名单可在港交所网站查询。
尽管这些港交所允许卖空的标的数量上只占到全部港股的1/3左右,但从他们的市值、成交额看,已经覆盖到了全市场的9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的主流港股和上市基金都可以做空。
做空机构的套路
刚刚入门的港股投资者想要通过做空获利是比较困难的,不过在港股市场上常有一群专业机构以做空上市公司为生。比如2019年6月份,受沽空机构博力达思(Bonitas)唱空影响,港股上市的羽绒服企业波司登6月24日创下上市以来最大的跌幅,一天足足跌了25%。
现在回过头来看,波司登后续股价持续走强,并创下新高。但从做空报告公布后大跌的成交量来看,一定有不少的投资者选择了挥泪斩仓来规避风险。
沽空机构到底是如何来获利的呢?他们通常是找一些在账务上有出入的上市公司,做空者先在高位做空,之后调查公司发布报告,引起投资者恐慌,致使该公司股价狂跌,然后从中谋利。
以波司登为例,博力达思做空前,波司登的卖空比例从4%激增至37%;以做空日6月24日为参照粗略估算,进场的股价以前三天的均价2.25港元为准,退场时价格则以做空日收盘价1.67港元为准,则收益率可超34%,假设所借助的资金使用杠杆,那么收益将十分可观。
有哪些常见著名的做空机构呢?
浑水(Muddy Waters Research):2010年,浑水公司创立,创始人名叫卡尔森-布洛克。浑水之名是取自成语“浑水摸鱼”之意。意思指,一些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存在欺诈行为,坑了投资者的血汗钱。而熟悉这些“套路”的布洛克,正是要通过抓住把柄,做空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并牟取暴利。经典案例:辉山乳业、新东方、宏利金融
博力达思(Bonitas Research):虽然2018年才创立,但其战斗力也不能小觑。博力达思的创始人是投行经理出身Matthew Wiechert,而他正是一度令资本市场风声鹤唳的沽空机构格劳克斯(Glaucus)的创始人。被格劳克斯狙击过的中概股,90%都是“命途多舛”,如市值“蒸发”8成以上的德普科技、中滔环保、瑞年国际。经典案例:浩沙、恒安国际、波司登
杀人鲸(Blue Orca):Blue Orca意思是高超的猎手,创始人Soren Aandahl,是哈佛法学博士,而Glaucus(格劳克斯)就是他和Matthew Wiechert联手创办的。随后,他俩“分家”,沽空基金Blue Orca Capital在Soren Aandahl带领下应运而生,高光是曾创下“十战九胜”的成绩。经典案例:新秀丽、安踏、澳优
如何防范
对于突发而至的做空报告,投资者也并非毫无办法,首先应对的第一招就是预防。港股目前有718只可沽空的股票标的,投资者可以在港交所官网上搜到近15个交易日的股票沽空数据。
比如在2017年5月10日瑞声科技的沽空股数、沽空金额、沽空比率开始大幅增加,之后沽空机构就在5月11日对它发布了做空报告。所以对于这些异动数据,投资者应高度警惕。
其次机构做空港股的原因还有上市公司股价或估值过高,财务报表造假等。很多港股公司承受偿债、股价的压力,不得不将财务数据加以粉饰。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讲,识别财务陷阱相对困难,需要更深入学习一些技巧。比如应着重对净利润和现金流比率、非公开关联交易、资产负债表历史趋势和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关注,此外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疑点如更换会计师、高管频繁离职等需要警惕。
结语:
其实,做空机制是一把“双刃剑”。部分沽空机构可以与对冲基金、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联手,制造、传播虚假信息,以达到操控股价、从中牟利的目的。但另一方面部分沽空机构类似第三方监督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对问题企业起到了揭露和威慑的作用。所以投资者如果了解了做空机制,可以大大降低在港股市场上翻车的机会。
还是那句话,
股市道路千万条,谨慎投资第一条
学习更多港美股知识,请锁定华盛课堂。
我们下期再见!
了解其他做空工具:《衍生品入门01:什么是窝轮和牛熊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