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9-09-12 15:27
新股招股了!想凑热闹又怕翻车?别害怕!今天华小盛传你一个“6步法”,且不说暴富,起码能让你在挑新股的时候不再懵逼!
6步看新股
1、观察行业,关注新经济公司
公司业务有前景,受投资者欢迎当然要先“加个关注”了!比如新经济、生物科技、医药、物业管理及教育行业新股。
尤其是新经济公司(与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相关),之所以是“新经济”不是“老经济”,正是因为核心因素不在营业额,更加不在盈不盈利,而是可以隐约遇见的市场规模。
2、注重市值和估值
市值是什么?市值代表公司的规模,一般小市值股票容易被炒作,首日表现常常优于大市值新股;大市值股票不容易被炒作,但是表现一般更稳一点。
其次是估值,也就是PE。新股估值应合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从打新的角度出发,我们当然希望股票能卖一个好价钱,所以PE越高表示价格越贵,也代表公司的未来更被看好。PE越低表示价格越便宜,也表示公司的未来不被看好。
3、保荐人历史业绩
什么是保荐人?保荐人就是为二板市场的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请承担推荐职责,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向投资者承担担保职责的证券公司。如果保荐人历史业绩向好,新股在首日上涨的概率较大。比如,我们可以在新股中心查看“复宏汉霖-B”的保荐人——花旗环球金融亚洲的历史业绩:
资料来源:华盛证券
4、基石投资者的认购份额
基石投资者是一些一流的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基石投资者的引进实际是对公司基本面和发展前景的肯定,能给市场带来很大的信心。
很简单,如果有大佬或财技高手坐阵,自然会给到市场“公司要搞事情”的预期。
一般来说,基石投资者的认购份额会在20%左右。如果某只新股在上市前,其基石已认购超20%、甚至30%的股份,那说明这只股还是不错的。
5、认购阶段的孖展倍数
"孖展"一词来自香港,英文为Margin,即保证金的意思,本文仅指用杠杆申购新股。通常,在香港申购新股,券商最多可给10倍杠杆,假如一只股票入场费要6000元,那么你准备大概600元即可。
新股孖展利率通常比较低,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大部分都是在2%左右。能享受到这么低利率怕是房贷业务也做不到。在这插一句:华盛通提供的打新孖展利率仅为1.6%,融资打新选哪家,一目了然了吧!
孖展里头也有学问,通过孖展数据还可以推测最终超购倍数。孖展倍数越高,说明市场申购热度就越高,获利概率更大。(从另一方面来说,中签率会有所降低)
例如,复宏汉霖开始认购半天,已录得有4千万孖展资金,代表市场认可度较高!
资料来源:华盛证券
6、大盘行情
市场气氛好新股大多表现理想。如果我们把整个市场看成一个蓄水池,一旦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市场,市场整体的估值中枢势必水涨船高。大盘气氛好,投资人打新的情绪也会高涨,从而带动个股首日表现提升。
以上就是我们的6步选股法,你掌握了吗?除了上面提到的保荐人、基石投资者、孖展,在打新操作中,有几个小概念经常会遇到,也可以帮助我们选股:
打新“行话”
1、公开配售与国际配售
港股新股一般分为国际配售和公开配售两部分,通常比例都是9:1,即90%的股票会在配发给比较有实力的基金、机构或个人客户,另外的10%就是公开发售,主要是散户投资者去认购。
从公开发售的认购热度,我们大致可以判断散户占总体发行量的比例,从而估算整只股票的流动性程度,以及炒作的可能性。例如19年3月份的新股润利海事就反过来了,公开发售占了9成,强行把货派给散户,首日真的惨不忍睹!
2、回拨机制
通常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之间存在一个互相回拨的机制。如果公开发售不足额,但国际配售足额,保荐人可以酌情将公开发售不足的份额由公开发售重新分配至国际配售;如果国际配售部分认购不足,通常选择推迟上市,因为强行回拨至公开发售市场会恐慌。。
对于散户而言,遇上热门股,一般回拨的越多越好。但是对于有些半热不冷的新股而言,启动回拨机制就有破发风险,尤其是超额认购15倍至50倍这个区间,公开发售量会从10%回拨至30%,散户持货量猛增,首日抛压巨大。
3、顶头槌
新股最大可申购的那一档在香港通常被称为“顶头槌”。顶头槌申购数量通常反映了新股的热度。认购顶头槌所需资金规模有大有小,少的只要五百多万,多的需要十数亿的资金,比如小米,申购顶头槌需要12亿,李嘉诚可能一时都拿不出来这么多资金。
4、“绿鞋”?
绿鞋是超额配股权的俗称,其目的主要是在股票上市后30日内稳定价格。
有绿鞋制度保证的大盘新股,虽然可能获利不高,但上市初期也不会很快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