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室友刊文指责扎克伯格,Facebook拆分可能性加大?

2019-05-10 17:48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

克里斯·休斯是谁

自从去年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接连爆发后,来自公司前高管的抨击就一直陆续不断。但这次的克里斯·休斯与其他人不同。

克里斯(下图右一)现年35岁,是Facebook四大联合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的室友。他在Facebook成立早期担任公司发言人,后来参与产品团队工作,最终在10年前辞职离开。

资料来源:Trading Blvd,华盛证券

克里斯是所有批评者中最熟悉Facebook以及马克·扎克伯格本人的一位,因而引发媒体高度关注。

最熟悉的人批评最犀利

刊登于《纽约时报》的《是时候拆分Facebook了》文章非常长,克里斯在文中对扎克伯格本人、Facebook以及如何分拆,都提出了犀利的看法。

不正当竞争打压对手。Facebook崛起后,对诸多挑战者均采用不正当手段打压。对依赖Facebook社交体系的短视频APP Vine,直接封杀导致其四年后下线;对独立于Facebook体系外的“阅后即焚”Snapchat,直接复制产品模式,致其损失严重。Facebook复制Snapchat之后,导致公司内部产生“勇于照抄”的意识,打击行业的创新动力。相比智能出行和联合办公等非垄断领域,线上社交的创业公司数量明显下滑。

垄断是数据丑闻的根源。Facebook数据丑闻曝光后,网上掀起“删除Facebook“运动,但后来很多人选择重新安装,一部分人转移至Instagram,但也是公司旗下的平台。所以这场运动的影响很小,下图可见,公司的DAU数量平稳上升,并且守住了欧美市场的基本盘。

资料来源:Hervé Blandin,华盛证券

由于用户缺少其他选择,所以无法对Facebook形成有效的反抗,导致公司没有动机去保护用户数据隐私,丑闻频发。

扎克伯格权利太大。马克·扎克伯格控制公司约60%的投票权,而且只有他能决定如何配置Facebook的算法。借由Facebook的垄断地位,扎克伯格实际掌握了巨大的影响力,必须被政府监管。而近期美国监管机构提议直接对扎克伯格问责,被Facebook董事会强烈反对,也反映出他本人对公司的绝对掌控力。

拆分成本其实很低。目前的主要争议是Facebook对Instagram和WhatsApp的收购,美国政府只需要根据反垄断法判定这些收购违法,将Facebook拆分成三个独立公司上市。公司股东还能从拆分中获取收益。另一方面,Facebook最近正在整合三个平台的业务,会给政府的拆分工作增加难度,所以拆分工作有紧迫性

后续影响

由于克里斯·休斯和Facebook及扎克伯格的密切关系,文章发布后,Facebook的回应也很坚决。公司发言人称,克里斯提出拆分的建议比较过分。

从过去看,丑闻和批评并未对Facebook产生严重影响,从最新财报发布后的上涨行情可以体现。而无论是制定新隐私法案还是拆分,都会面临一系列的程序,并伴随着监管机构和互联网巨头们的博弈。所以Facebook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料。

在克里斯的文章中,扎克伯格被塑造成一位不甘屈居人下的独断型领导者,Facebook的创业历程则成为一个屠龙少年成为恶龙的故事。虽然可能存在刻意导向,但这份来自室友的批评,无疑是对小扎个人形象的再次打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