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苹果《致投资者信》没告诉你的三件事

2019-01-07 18:05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

上周,苹果意外宣布将19年Q1营收指引调低至约84亿美元,此前预期为89亿-93亿美元。这是07年推出iPhone以来公司首次下调业绩预期。

此后为安抚市场,公司发布《蒂姆库克致苹果投资者信》,信中库克称对“大中华地区经济增速放缓”、“iPhone升级需求弱于预期”和“美元走强”三个因素的准备不足。

深入研究后,笔者认为这封信并没有覆盖到下面的三个关键问题,而苹果面临的挑战比信中描述的更严重。

问题1:手机市场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市场”

在2018年6月的电话会议中,库克称手机市场是“史上最佳的消费品市场”。这句话放在前几年没有问题,但在iPhone价格过高和竞争对手全力追赶下,世道已变。

尽管华为小米等公司的市场份额激增,2018年智能手机整体市场将下滑约3%。其中,三星一直面临Galaxy旗舰的问题,而苹果的业绩增长则依靠大幅提高手机单价来实现。

此外,经过十年智能手机普及,市场主流需求以手机升级为主,而苹果在“电池门”事件爆发后,被迫推出低价更换电池的服务,极大恶化了换机需求。因为旧型号手机换新电池的费用甚至不到50美元,而新iPhone价格至少是旧手机价格的两三倍,这部分客户没有动力升级到新手机。

所以苹果急需为后续的新iPhone提供新功能,才能吸引这些客户升级,而不是出售与旧型号差异很小的高价手机。苹果还需要与华为和小米竞争,不能让它们彻底瓜分低端智能手机市场。

资料来源:IDC,华盛证券

华为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Oppo和Vivo等对手也在追赶苹果。尽管公司仍然主导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利润率也高举榜首,但如果公司继续发布毫无新意的新机型,最终只能成为市场的一小部分。

问题2:苹果需要保持其品牌价值

笔者发现,过去苹果的品牌代表着创新与惊喜,但在“电池门”之后,品牌开始与“不诚实”、“昂贵”和“贪婪”相关联,可能面临品牌价值流失的风险。苹果仍然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品牌,客户愿意为其产品支付溢价,但即使是最强大的品牌,如果变得过于昂贵和精英,也会反噬自己。

新款iPhone已经失败,因为其主要功能包括人脸识别、相机和CPU已不足以支持其高价,而竞争对手则推出自己的高端实惠智能手机系列,最著名的是华为的P系列和Mate系列。苹果仍然享有生态系统的优势,让客户对其平台非常忠诚,但生态优势不能保证一切。

问题3:iPhone销量可能断崖式下跌15%

公司修订后的一季度指引比去年同期营收下滑约5%。但库克在信中称非iPhone收入同比增长近19%,对应收入为318亿美元,与840亿美元的季度指引相减后,得出该季iPhone收入为522亿美元,同比下滑达到15%,比整体营收下滑5%严重得多。

这也可能是苹果决定不再透露单位销量的真正原因。但是,在业绩放缓和市场要求的双重压力下,公司这季度可能被迫重新披露iPhone的单位销量。

此外,公司二季度也存在收入放缓风险,有分析师认为该季度营收将大幅下降至55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0%,而市场平均预期约60亿美元。尽管贸易谈判的积极结果可能会避免该情况发生,但相关风险值得注意。

结语

苹果应该对投资者完全诚实和透明。公司在去年11月电话会议对整体和中国业务的乐观和兴奋已被狠狠打脸,已经对公司起到反作用。

同时,智能手机市场也已发生剧变,与去年库克的乐观相差甚远。在新iPhone没有新颖功能的条件下,苹果的高定价实验已经达到极限

iPhone本身肯定没有死亡,苹果仍在产生大量营收和利润,但iPhone作为主要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15%令人震惊。

公司需要正视这一情况,并为其下一代iPhone设计出真正的创新,同时为低端市场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如果苹果希望转变为服务公司,那肯定需要低端智能手机市场才能实现。

最后,在《致投资者信》之后,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公司的电话会议和二季度指引。苹果现在已经失去魔力,但未来也肯定可以找回魔力。

更多内容戳 》》华盛研选-往期精彩回顾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