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8-09-14 17:04
本月初,Facebook和推特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就公众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接受问询。听证会结束后,由于市场担心本季度营收预期下滑,两家公司近期的股价出现波动。
从年初美国政府调查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开始,对科技巨头的监管已成为美国社会讨论热点。但笔者认为,最终出台的立法或监管政策影响有限,不会导致相关公司出现解体这类极端情况。
目前国会的政策制定缺乏共识,相关公司也在制定自我监管制度,所以最终出台的政策可能更加温和,比如提高内容审核透明度、公开数据使用政策和保护消费者等,对公司收入预期影响有限。
资料来源:Ycharts,华盛证券
听证会回顾
9月5日,Twitter CEO多尔西和Facebook COO桑德伯格在国会宣誓后,开始回答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关于其平台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问题。此外,多西还单独接受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的问询,议题包括监管、内容和商业事务。
此次听证会距扎克伯格参加的上次听证会已有五个月,主要讨论公众担忧的社交媒体问题,包括数据安全和内容审核等,会中也提及亚马逊和谷歌等其他科技巨头。会后由于投资者担忧出台政策可能影响公司经营,Facebook和推特股价均大幅下跌。
资料来源:YCharts,华盛证券
科技巨头会面临反垄断诉讼么?
当前美国政界从多个角度批评科技巨头,左翼参议员伯尼桑德斯最近推出“停止贝佐斯法案”,批评亚马逊压榨员工,而右翼指责社交媒体在内容的审核和推广上存在偏见。
因此美国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的兴趣在提升,特别是Facebook和推特等社交媒体公司。如果科技巨头面临反垄诉讼,比如Instagram脱离Facebook,生态系统和市场优势带来的收益会消失,股价将受严重打击。即使拆分出的新企业会产生一定的新股价值,但反垄断拆分会损害规模效应产生的收益。
实际上,相关政策制定还需解决很多问题。首先是垄断地位认定,科技巨头的市场规模提高了竞争准入门槛,比如几年前Google+在Facebook的巨大优势下落败。但是其他问题存在不确定性,比如Facebook和推特到底是发布者还是平台。
另一方面,政策制定需要达成共识,而公众并没有具体意见,并且要求一直在变化,所以目前各界未形成广泛认同的观点,政策制定者想要采取相关政策行动很困难。
自我监管:社交巨头的自救
与此同时,有问题的社交媒体平台也在积极响应公众关注的问题,通过采取增加自我监管的方式安抚公众和政策制定者。比如,推特增加与右翼政客会面次数,后者是推特的主要批评者,而Facebook选择公开其平台上政治内容的运作过程。这些行动可能安抚公众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垄断等重大政策的出台。
结论
由于公众情绪高涨,科技巨头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但目前股价已经对政策风险作出反应,所以最终出台政策不会对公司估值造成明显影响。
同时,监管法规制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公众意见尚未形成一致,而科技公司也正在出台自我监管政策,所以最终结果可能只是一系列的适度修复政策,对股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而反垄断拆分的可能性很低。
最后,科技巨头特别是社交媒体巨头由于体量巨大,将会面临政策的持续干预。所以科技巨头适应政策并做出调整将成为新常态,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次政策变动都会对增长预期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