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8-08-31 10:41
作者 | 木华
按照公众号惯例,今晚应该推送一篇认真分析股票或时势的文章,不过,我们决定暂停一下,理由非常羞涩:
我们今天的工作效率很低……
但原因也是值得被原谅的,当大家在奋力研究周黑鸭股价大跌及子弹短信的同时,一间内房的财报把整个香港金融圈都炸起来!
别紧张,并非因为突如其来的业绩雷,
而是一份财报......里的“业务回顾及展望”,
妈耶,小小的一段文字,
竟然承包了全市场人民的笑点和泪点。
哈哈哈哈哈歇一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见多识广的你一定知道,上市公司的财报少不了那段“业务发展及展望”,清一色的官僚风,正经又有深度。一位富有前瞻性又学识渊博的董事高层就浮现在我们眼前了。
比如说这样的:
图片来源:碧桂园中报P27;业务展望
和这样的。
图片来源:中国恒大中报P27;业务展望
然而,市值只有20多亿,PB只有0.05(是0.05,我沒有打错)的中国地产(1838.HK)跳出来说,这多么俗套,多么千篇一律。我就不走寻常路,怎么想就怎么写,于是就有了今年的“业绩回顾和展望”经典版。
在成人的世界里,做自己是件奢侈品。特立独行,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众人的笑料。
图片来源:中国地产中报P15;业务回顾和展望
董事长整个中粤混搭style,古今名人语录交错使用,用得66666。把特朗普戏谑一番一番、炮轰美帝霸道之后,转入中心句“只在大战在即,有为就有机,所以本集团的既定方针不变。虽然部分项目正等待政府的新规划而延误,但令股东盈利始终是本集团的目标”。
说人话。
“虽然事态动荡,但无法撼动公司前进的决心,我们始终为扩大股东盈利而努力”。
看完突然有种,看人家行军礼时感受到庄严豪迈。
这不经让我们怀疑,董事长是不是想借此掩盖业绩的糟糕。可捌完过去的年报,发现董事长豪迈大气,颇有见地的语录可不是第一次出现,只是过去没引起大家注意炸开锅。欣赏一下2017年的年报之主席报告。
图片来源:中国地产2017年报P3;主席报告
英文翻译也相当“出彩”,地道的Chinglish让我们顶礼膜拜。
图片来源:中国地产中报(英文版);业务回顾和展望
要是邓爷爷知道,有人把他“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的标志性语句翻译成“we should grope our way across the river,going one step at a time”,不知道会不会从地里跳出来。
在我们质疑中国地产主席的中英文水平时,我又想到不如用翻译网站试看翻译效果如何,我就找来了百度和它死对头Google实验一下。
先是把中文翻译成英文:
Google作为万亿市值企业,实力也不是盖的,直接把邓小平说:要摸着石头过河翻译为I want to touch the stone.
再来看看我国的选手百度:
同一句邓小平的句子,百度表现就更好更合理了,翻译为To cross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所以你说Google要来中国了,百度要怕吗?
我们再来把报表上的英文翻译成中文:
这次Google的表现就正常点,虽然看上去还是怪怪的,起码能看懂人,例如:
难怪美国制造了很多敌人。幸运的是,特朗普没有像毛泽东在与另一个人结盟时结盟的智慧。他想要与世隔绝。但要击败美国霸权并非易事。历史告诉我们,那些想要踢掉这位大哥的人会冒着被摧毁的危险。
再来看看我国的选手百度:
明显地同一条句子,还是百度表现得比较优胜:
难怪美国制造了很多敌人。幸运的是,特朗普在与另一个人打交道时,没有和毛泽东一样的智慧。他想与世界抗争。但是打败美国霸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告诉我们,那些想要踢掉大哥的人将冒着被淘汰的危险。
把弄完中英翻译,我们切换回来。
虽然我很想说,就喜欢这种没有社会套路的上市公司。一点都不修饰,一点都不“美颜”有无有?!全自然素颜呈现。
可有人戏谑说了,董事长汪世忠是汪精卫的后代。
看着颇有抱负和诚恳的文章,他俩会有关系?带着十二分的热情,翻起资料查背景。
图片来源:中国地产2017年报
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香港太平协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中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
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
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个人经历捋下来,汪世忠是位品勤劳肯干,颇有商业头脑的经商达人。而大家所说的汪精卫,在中国可是家喻户晓的大汉奸,怎么看都和这位董事长的品质沾不上边。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不过,有细心的朋友发现,董事长的这段文字和8月15日《信报》曾刊登的一段话颇为相似。到底是不是抄袭,留给大家分辨。
图片来源:网络
董事长今年68岁,这不是很正常嘛?就算董事长年事已高,可能表达这么富有“青春荷尔蒙”的文字,董事会高层应该也有小鲜肉吧?
想太多......
原来整个董事会都是”老人院”,平均年龄75岁,最年轻的都67岁,最老的都有88岁高龄。
难怪文字里引用的语录多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经典。
要想在业绩期耍酷一把,要不有个好到极致的盈利,要不就糟糕透顶。但到了业绩后半期,大家数惯了八位九位的数字,看多了差到极致的公司,就是一个“厌倦了海边的潮湿和腥味,只想在沙漠中享受纯粹的阳光和梦中的星辰”的心情。
要不是行业大牛,谁还能提得起劲儿?那怎么办呢?
图片来源:网络
比新意啊。
一惊一乍成经典,搁啥时候,分分钟都能送你上头条。虽然不能在股价上牛一回,可也足够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