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买工商银行、汇丰控股还是招商银行?

2018-08-28 16:01

这是小投资者平时饮茶时,很容易拿来闲聊的问题,即使这几家都是一般标准的好公司,但投资者主客观条件、风险偏好、承受力差异,结论当然不可能相同。

从较长期的投资观点来看,例如追溯至投资者若在金融风暴前买入,2006年时,汇控最高价曾到152港元,上周五(24日)收市69.4元;工行2017年最高价人民币9元,上周五收市价亦仅5.49元;招行同年最高价人民币46.33元,同日收市价27.7元。若纯就现价衡量,全部大蚀。

但稍深一层,将历年派息,拆股、送股,计算在内(不算币值、通胀),三者比较,便出现微妙变化。汇丰一向以派息高,为投资者称道,若以当年最高价152港元买入坚持至今,约处于赚蚀边缘。工行(A股)同当年最高价比,至今仅微赚约4%。表现最佳为招行,约可赚到19%。

之所以是把这三家公司股价,用最高的买入价计算极端值,致出现较差的状况,目的是为了方便显示,投资者只要在一般状况下,长期持有这几只优质银行股,投资回报大致上应可优于上述计算,虽未必能大赚,起码有较大机会做到账面上不蚀。

工商银行作为中国商业银行的龙头,在四大国有银行中,表现向称中上,工行如同一面镜子,只要中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工行也就差不多能保持稳定增长和派息,适合稳健保守的投资者。​

汇控坚持高派息,又不时实施回购,份属难得,但高派息始终需要足够的业绩支撑,若像近年发展遭遇瓶颈,新的商业增长模式仍待考验,很难不影响法人机构对股价趋势的评估,并导致赚息蚀价的风险。

招行难能可贵之处,是早年预见零售银行在中国茁壮的潜力,率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享受中国富豪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快速增长。即使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略趋缓和,招行净利增速仍达13%,是同期股份制商业银行唯一的两位数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持续趋缓,政策实行「去杠杆」,房地产调控等等,招行照样能拿出不错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盈利稳步增长,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447.56亿人民币,按年增14%。

二、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资产总额较去年底增长3.8%,贷款和垫款总额增 8.8%,客户存款总额增长4.8%。

三、不良贷款额较去年底减少人民币20亿元,不良率1.43%,亦较去年底下降0.18个百分点。​

其中,零售贷款不良率0.77%,信用卡贷款不良率0.77%,皆低于银行平均不良率。

较需担心的,除了众所周知的贸易战变量,招行近年高速发展的资产管理业务,下半年因为受资管新规定、保险业新政、资本市场行情等多重影响,非利息净收入增长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为增强竞争力的金融科技投资,也会增加成本。

加上前期股价升幅较大,招行H股从年初高位回落,至今跌幅多达26%,大过汇控的-19%,工行(H股)的-25%,更不如中银香港的-9%,不过,若回顾招行过去两年累计升幅高达六成,胜过这几家银行,就知为何股价低位处仍具吸引力。

 

安信国际证券董事总经理陈家乐

(笔者是证监会持牌人士及未持有上述证券)​​​​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