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小米财报快评:业绩好于市场预期,IOT表现亮眼

2018-08-22 18:30

作者/@麻瓜交易员

数据支持/华盛证券

业绩高于市场预期,手机平均售价大增,IOT表现亮眼

小米2018年第二季度取得收入人民币452亿元,同比增长68.3%。经调整利润同比增长25.1%至人民币21亿元。18Q2的市场预期不是很明朗 ,仅高盛一家给出了营收380亿元,每股收益(GAAP)0.08,也就是净利润(GAAP)18亿元的预期。而全年的彭博一致预期是1734亿元,净利润(Non-GAAP)56亿元。所以整体上看,营收和净利都是超预期的。

资料来源:IDC,华盛证券

资料来源:IDC,华盛证券

手机平均售价同比增长25%是最大亮点,但需要警惕竞争加剧

财报披露,2018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分部的收入约人民币305亿元,同比增长58.7%。该季度智能手机销量高达32.0百万部,同比增长43.9%;18Q2,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于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超过25%;平均售价超过人民币2,000元的旗舰机小米8系列在推出首月的销量便突破110万部。

智能手机业务最大亮点在于平均售价同比增长超过25%,对比16、17年的增速分别为9%、0.2%,可以看出增速明显换挡,这里面小米8功不可没。出货量上,符合之前IDC披露的数据——18Q2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31.9百万部(YoY 50.47%/QoQ 13.93%),全球市场占有率由18Q1的8.38%进一步提升至9.35%。增长态势不错,但增速放缓明显。

但是市场竞争加剧不容忽视:华为、OPPO环比增速均超越小米,其中小米与华为的差距逐步拉大(11.3 m→22.3m),而OPPO与小米的差距在缩小(4.1 m→2.5 m),背后原因值得思考。(不仅是销量,口碑上华为P20、OPPOFindX也都超越小米8)

资料来源:IDC,华盛证券

上半年小米全球销量约6000万台(YoY 66.38%),预计大概率全年能看到12000万台。未来重点还是看切入中高端市场的进展。

IOT业务同比增长104.3%增速抢眼,互联网业务尚未反映P2P暴雷影响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的收入于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04.3%至人民币104亿元。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小米有约115百万件连接的小米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计算机),环比增长15%。近1.7百万名用户拥有五台以上小米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计算机),环比增长19%。

IOT业务18Q1营收77亿元(YoY 85%),16、17年增速分别为43%、89%,可见18Q2增速加快。具体来看智能电视的全球销量于2018年Q2同比增长超过350%,进一步巩固小米在IOT领域的领先地位。另外据市场消息,小米生态链公司云米(互联网家电)拟赴美IPO,融资2亿美元。这也持续验证小米在IOT领域的孵化能力。

互联网业务方面,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于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3.6%至人民币40亿元,因推荐算法不断优化及小米的客户的广告支出不断增长,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9.6%至人民币25亿元。同时,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 54.1%至人民币15亿元。MIUI每月活跃用户由2017年6月的146.0百万人增长41.7%至2018年6月的206.9百万人。本季度的每名用户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5.4%至人民币19.1元。

从用户量增长看,基本符合预期。预计今年MIUI每月活跃用户可达2.3亿,实现30%以上的增速。但是变现方面,虽然Q2客单价增长还不错,但是考虑到P2P暴雷事件后续的影响,小米未来可能会减少这些高价值的互联网金融类广告投放,从而影响互联网业务增长。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