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未来,美图靠什么赚钱?

2018-08-13 21:51

8月8号,美图在北京召开了“美和社交”战略发布会。

发布会重点说了三个事:

全力推进社区/社交,以美图秀秀、美拍两个龙头产品为先锋。

组织架构调整。

广告收入200%增长。

一、    内容消费只有升级,精致的内容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

随着拼多多上市,最近消费降级成了全舆论讨论的焦点,突然间发现五环外的世界如此之大。追求低价、追求性价比被很多人视为消费降级,或者消费分级,但在本质上都是消费升级。

1.纵然商品消费可能会降级,但是内容消费只有升级。这是比较直观的看法,并没有数据可以论证,不过在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例如为了追求无损音质购买会员,观影从2D变身IMAX,从卡片机到单反+镜头组,在内容和精神层面的消费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抬升。如果给“内容消费升级”下个定义,我认为是用户对身份、价值观乃至情感认同需求的升级。内容在形式、主题和品质上持续丰富和提升,并且围绕这些改变形成如内容消费支出增长、内容商业模式创新等一系列的商业和消费现象。而互联网,则是内容消费升级的核心阵地。

2.美图向精品社交平台转变,可以算作内容消费升级趋势下的一个典型例子。美图开始做内容了,这是一个重要信息。
美图如何做内容:首先是让美图秀秀从社区开始到社交,完成优质图片内容的沉淀;同时,美拍则从从泛娱乐转型为泛知识,沉淀长尾内容,告别快消化短视频,这个差异化很好。

当然,只留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明确导向的运营加持,才能体现出美和纯净社交氛围,显然,这点是美图的优势。
私以为,美图一直都是一家比较潮且现代的公司,或许因为总部在厦门的原因,和这个城市一样文艺,美图的产品引领了一代用户的审美潮流。
内容消费的升级显然很难通过花钱买量来完成,是个慢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引发质变,这个事情美图一直在布局并且坚持的,也是转型和大规模变现的根基。

二、All in 社交,美图让“秀秀+美拍”组成先行拍档,解决流量、属性、互动

战略发布会上,CEO吴欣鸿传达了非常明确的意图,即产品向社交化迈进。分三梯队完成:品牌、内容、用户。
首先,美图秀秀和美拍都转成社交平台,以图片信息流和短视频信息流为核心,做社交信息共享。
未来18个月将进行优质内容的打造计划。包括头部的明星和经纪公司,以及C端用户的内容补贴,基于生活兴趣核心点去完成社交的闭环的。
利用多个工具类App作为入口、聚合流量、共享内容。换句话说,把所有相机类产品都视为社区的前端,打通后端形成内容聚集,在每个工具产品中都包含社区的影子,这种方法非常高效的把用户汇总并聚合。2.67亿个MTid(截止2017年12月公开数字)被盘活后,美图可能在社交产品上带来DAU,发挥用户流量价值。
这里要重申的是:All in社交是美图必须执行的战略,不然以此用户保有量为基础的生态是比较脆弱的,变现模式将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但全情投入是需要勇气,能否成功是一个大框架下的大问题。美图能做的是把大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节点去尝试,基于“做”的动作下,衍生出可行性。所以对all in社交,“做”比“不做”强,这点是共识。
基于社交场景,将衍生出三个关键节点:即流量、属性、互动。
低成本流量是美图的优势,这将很大程度上社交的成功。从最近的极光数据上看,美图在影像类产品上依然保持着核心优势,每一个新用户都是社区的潜在消费者和收入的贡献者。

社区属性是未来要着重加以引导和强化的。所谓时尚、潮文化一直都是被定义的,尽管近年用户端生成了许多亚文化,但是潮流和精品内容更多是有平台方所掌控的。明星、设计师、摄影师、艺术家、时尚编辑,新潮话语权的掌握者并没有随着分发渠道变化而易主,一直都是由上述人员所缔造,而这些人员大部分都是伴随美图而成长起来,具有远高于其他平台的忠诚度,诸如papi酱、HoneyCC,显然,他们是美图社交化的第一波头部种子,这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互动是最后的结果。有了流量、有了兴趣聚合,互动则是用户粘性的表现,是自然且长效的。社交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就像MAU已经突破10亿的Instagram。内容消费升级是不会停顿的。

剖析了三点要素,美图目前具备All in社交的基础,具备廉价的获客方式和有效流量,重点打造内容和特有属性,进而提升粘性,为更大规模的商业化变化奠定基础,效果如何可以继续观察。
基于流量、属性、互动的三要素下,美图秀秀有很多优势。第一,秀秀是美图最大一块“处女地”。过去美图不管哪个新产品上线,都能持续提供用户导流,在用户中有这较强的认知度和拥护度。第二,社区要执行的是缩短用户从图片生产到分享路径,让好的图片信息流留存在平台上,无需增加用户的下载和时间成本,顺手推舟。第三,消费升级下的趋势在年轻人这边是没有停的,Instagram是的用户的教育成本较低。

现在,美图的图片+短视频所构成的内容社区是相对立体的,分布在美图秀秀和美拍两个陪平台里。未来,二者结合的效果是可以有效的承载更多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单方面来寻求突破,让图片和视频混着来玩,可能会更符合当下年轻人既要安静又要摇滚的特性。

三、商业模型清晰化,重点推进广告,解决获客、留存、变现。

发布会的一大看点是更立体的商业变现模型。也是本文的标题,美图靠什么赚钱?虽然财报上硬件一直是最大的收入来源,但美图终究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研究互联网公司,分析模型纵使千变万化,都离不开获客、留存、变现这三个基础要素。

这个链条上,美图在获客端一直保持着自己优势,相机入口始终是低成本获取用户的核心,也是这家公司从成立至今能生存壮大的基础,
秀秀和美颜相机在影像类App的MAU无人能撼动,产品的不断迭代和功能玩法的推陈出新让用户保有量持续在第一阵营,虽然有后来者持续模仿。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并分析工具类APP的特性,最大的缺陷在于护城河不深,特别是影像类产品,核心技术在互联网的整体环境下是很容易模仿的,一个新的运营点,或者新的滤镜功能出现,便可以在短时间内俘获许多用户。但美图能一直保持领先,是值得佩服的,这说明一点,美图的核心技术、及对用户的感知能力是无可替代的。
但是核心留存问题在此前并没有完美解决,所以社交的转型尤为关键。

留存用户的本质是产生用户粘性,打造属性独特的社区文化,才能产生把核心用户留住并创造价值。浅显的道理谁都懂,能做成什么样子才是要点。这次发布会的最大看点就是美图对社区投入到底能有多大,表层是能砸多少钱,深层则是整体战略的重视程度和对精细化运营的把控。砸内容、请头部明星、赞助综艺、MCN合作,这一套打法是不是看着很熟悉,这正是微博经历低谷后重新崛起秘诀。美图的定然不具备微博全民舆论场的属性,但是在泛娱乐层面,美图所引领的颜值社交依然有很强的可塑性。
内容生产和积累需要过程,社区搭建整体上跨过了冷启动阶段,接下来的运营无论是扶持头部用户,还是去中心化的内容拓展,这都是留给运营人员要解决的问题。

当下,一个社交平台要产生粘性,一定是具备独特调性的。谈到这里又回到了前文所说的“内容消费升级”的范畴,那么美图秀秀社区可以算做图片社交的国产化更新,有带头的Instagram做参照,新兴人群对新型社交关系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美拍要打造具备差异化的泛知识类短视频平台,吴欣鸿表示对美拍所在的短视频行业思考很多,尽管行业、媒体和用户都相信短视频是一个好东西,但它是不是只剩下“娱乐至死”?时间杀手、空虚感、不良风气,是最近频繁贴在短视频上的标签。因此在泛娱乐内容严重过剩的背景下,用户也逐渐开始审美疲劳。美拍则需要独树一帜,做知识分享,让用户没有都有收获,创造新的观赏价值。更加长尾的创造有效内容,对于用户粘性和长期价值很有帮助。
 
从社区到社交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二者都是手段,目的则是留存。用户留存关键指标不仅指下载后的留存率,更要看人均使用时长、打开频次是否在原基础上有所提升。从最近的数据中可以看到,美图秀秀的用户使用时长为震荡上升的趋势。截至今年当前核心用户人均使用时长增长到6.84分钟,,美图秀秀日人均社区使用时长达到了25分钟。在社区构建的初期,已经能展现出一定效果,用户在处理完图片后的停留和分享意愿将会得到加强,使用时长也会进一步提升。

美图秀秀由工具进化到社区的效果如何,依然需要持续保持关注。

变现层面的逻辑不难理解,无论是美拍还是美图秀秀,互联网层面以广告为核心的商业体系将更加清晰。恰如下图所示,流量入口(相机)-提升粘性(社交)-商业变现(广告)-生态价值(硬件、电商、增值),美图的用户群和垂直度一直是互联网公司中较为受广告主所青睐的,这一点未曾改变。
 
社区或社交成型后,广告是核心,也是互联网业务最大收入来源,为什么?在此前秀秀和美颜相机作为工具,除了开屏和固有广告位,其他可以展现的地方少之又少,就像一家线上商店除了门脸橱窗外,没有其他可以逛得,而现在则是打开门后提供了更多可以浏览的内容。信息流、视频、甚至评论位,都可以快速拓展广告的数量和浏览精度,给广告主更多细分层面的选择。我相信从“加点广告怎么了”走出来的COO程昱对这方面应该是得心应手的,程昱在现场公布2018年广告营收应该有超过200%的增速。
出广告变现外,另外一个层面,头部KOL的活跃程度将影响美图广告营收,甚至会和美图平台产生共振。
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调查:2018年2月由意见领袖营销机构Activate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88.9%的意见领袖表示他们在Instagram进行的意见领袖营销活动比一年前更多了。除了Feed上的帖子,Instagram Stories是赞助广告最常用的。
         
随着平台用户的强劲增长,Instagram越来越受营销人员的关注,印度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根据eMarketer的预测,2017年印度Instagram用户数量增长了123%,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根据2017年12月意见领袖营销机构Buzzoka的一项调查,78%的印度意见领袖将Instagram视为今年意见领袖营销的重要平台。
因此,在清晰的变现体系下,保持高速增长的互联网收入规模应该是可以预见的。

 

四、    架构调整,互联网部门搬到北京

成立三个事业群,一个是社交产品事业群,一个是美颜产品事业群,一个是智能硬件产品事业群,这三个产品事业群将合力推进公司战略。


 
具体来说就是除了美图秀秀和美拍外,其他App产品划归在美颜产品事业群;智能硬件产品事业群是手机和其他智能产品;最重点的社交产品事业群,探索由工具到社区再到社交的转型,直接由吴欣鸿和程昱共同负责。
社交产品事业群直接搬到北京,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前文提到了厦门这个城市很好,很安逸也很文艺,但是比起“996”狼性文化,美图距离互联网核心圈总显得有些远,现在直接把社交群战略性迁到北京,可以看出公司层面的意图和决心。
美图的核心基因是对产品功能的开发、掌控、迭代。相比之下,在战略层面则不是那么aggressive,给人感觉总是新事物的弄潮儿,却没能在不断地浪潮中守住红旗,做了很多具有先驱性的探索,却没有在高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守住自己的优势,说直白点是缺乏一定魄力和勇气。城市的改变想必是管理层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作为自我觉醒的一个标志,算是给了不错的交代。

最后写几句,美图战略调整必将对下半年及明年营收产生影响。互联网业务收入维持现有高增长,加大社区投入,如果用户和内容跟上来,会涌现更多的广告位和变现途径,同时配合硬件、电商、外部颜值生态公司,互联网收入未来3年可以期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