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8-07-31 09:20
各位早晨, 港股昨日早上期指结算, 低开后虽然曾经一度倒升, 但在A股欠缺支持力下, 反覆回落曾下跌超过260点.
但始终受结算锁仓活动的影响, 在接近28,500支持点后跌幅便没有进一步扩大, 在A股尾市回稳的支持下,全日跌幅亦收窄至只有70点左右.
经过过去数日恒指的表现, 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28,500点是短期的重要参考位置.提提大家, 早前第一次突破28,500点时, 我会建议大家在28,600点附近位置进场.
但第一次的反弹值搏率永远是最高, 当接连多次回试28,500点的时候, 其反弹的动力亦会逐步减弱, 是否进场就视乎大家可接受的风险程度.
无论如何, 留意28,500点的支持位置便好了.
昨晚美股再次回落, 继续由科网股所主导. 过去美股不断破顶, 有赖成份股当中包含了不少新兴行业. 这亦是恒指一直无法突破的主因 (市场常说, 如果恒生指数多一两隻腾讯, 指数一早已经突破了40,000点).
但现时, 这些高增长的股份反而成为了拖累指数的元凶, 除了腾讯 (0700), 和后来加入的瑞声(2018) 及舜宇 (2382), 恒指相对上新与行业的比重并不算高, 因此今次科网股震荡对港股的影响力亦相对较少.
单看指数走势的话, 留意内地市场以及港股通的资金流向反而更为重要.
今日还想谈谈一只股票, 就是昨日传出安徽工地出现意外的碧桂园 (2007), 股价亦因此而下跌近7%.
首先, 我一直对这类负债比率甚高的内房无甚好感, 过去我亦只会建议两大龙头 (中海外(0688) 及华润置地(1109)) 或负债比率低的公司 (如深圳控股 (0604).
虽然碧桂园从高位的累积跌幅已经不低 (高见$18, 下跌超过30%), 但个人仍建议大家不要沾手:
1) 虽然政府无意打跨楼市, 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已令内地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 重视转手率提高营运资金周转的碧桂园, 自然有负面的影响.
2) 除了楼市降温外, 内地政府亦对房地产发展商的贷款加收限制, 这亦影响了碧桂园融资的来源. 中央货币政策转向宽鬆, 但其资金连用有明显针对性, 内房股亦未必受惠
3) 昨日碧桂园宣有所有项目停工, 并作出排查整改, 但晚上已经宣佈90%项目没有隐患并继续复工, 可见其对资金营运的紧张程度.
试想想, 90% 没隐患, 那剩下的10% 呢? (还未计及90% 已存在水分的可能性甚高). 现时市场高调谈及其问题, 一旦再出现其他意外, 相信下次便不会只是停工一日了.
更甚的事, 国家监管介入的话, 随时会揭发更多的问题.
一方面, 近日内房股并非市场的焦点所在, 另一方面碧桂园自身的潜在风险亦不低. 可以的话还是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