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8-07-22 20:00
上周市况:人民币跌势延续,财报季来临带动部分板块造好
上周美国银行和贝莱德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皆优于预期。美银股价最多升2.8%。唯贝莱德因资产管理增长未符要求,只增长11%,不达预期,股价一度跌1.8%。同时,科网企业亚马逊再创历史新高 1,858.88美元。 Netflix 公布第二季业绩,每股盈利85美仙,好过预期79美仙。期内用户增加67万个,远少过预期119万个。海外用户上升447万个,同少过预期497万个。投资者最关心的用户上升数字远低于预期,拖累股价最多跌14%。市场同时忧虑科网是否出现泡沫。纳指上周再冲上,破历史新高。上次的破顶在3月出现,当时市况炽热、经济增长理想、企业交出优于预期业绩、传统资金流入科技股,最重要一点是没有贸易战。今天,无从估计的贸易战、传统资金流入银行股,更有部份避险资金流入公用股或罗素 2000 的中小型企业。也有部份流入科网股,但相信已大幅减少。所以,见纳指破顶而追入,要非常谨慎,升幅估计也不会很高或很大。宜留意市况发展。
内地沪深交易所暂未将(1810)小米纳入港股通,港交所即时回应。市场早前因港交所推出同股不同权后,内地即时推出中国存托凭证 CDR,已感觉担心。两地理应携手合作,互补不足,始为上策。在小米叫停 CDR 后,已传出多家大型企业,包括百度和阿里巴巴等,皆暂停CDR 计划。这等情况,似在竞争大于一切。内地监管机构深度保障投资者也是合理。但未能携手合作,实有点可惜。寄望可以将问题早日解决。中国最大屏幕制造商-京东方,跟中国手机制造商-华为,合作成为战略伙伴。京东方协助华为提供柔性OLED屏幕,仅0.03毫米厚度,更可随意弯曲。以生产华为手机 mate20Pro用。这两家大企业的合作,为中国手机和屏幕打造出最高水平。更燃起自家制造的信心。寄望晶片企业,也可以同步努力。受累于联储局主席支持美国经济向好,再支持加息,刺激美元造好。人民币再度急跌,离岸人民币曾跌穿6.75关口。人民银行已连续三日在市场净投放,投资者估计人民币易跌难升。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已经跟沪深交易所达成共识,将会安排同股不同权的股票纳入港股通内进行交易。消息刺激(1810)小米股价创新高22.20元。内地生物科技股歌礼制药,已通过审批,周五公开招股。集团为在香港上市的首家未见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主研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物,已获得药品管理局批准,可进行商业运作。另一家中国铁塔亦准备就绪,估计可于下周公开招股。但可能将规模780亿元集资额再减少。内地公布数据反映经济放缓。消化过后、又有投资者再趁低吸纳。但金额和力度非常有限,引致成交颇为淡静。由于即将展开业绩公布期。有部份医药、水泥和吉利汽车等,皆事先发出盈喜,个别板块跟随造好。但内银及保险稍见弱势。相信要待业绩公布后,或其他消息明朗化后,再作定夺。
本周焦点:绿叶制药 (2186)
行情来源:华盛证券
集团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制药公司。是最早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制药企业之一。以研发为基础,创新和国际化为导向。重点在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在烟台、北京、南京、瀘州和德国设有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设在中国、美国及欧洲。并有分支机构设在香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之全年业绩为营业额增长30.7%至38.15亿元人民币,税后盈利9.81亿元人民币,上升10.1%。期内整体毛利率下跌4个百分点至77.7%。医药产品重点在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心血管、消化和新陈代谢等高病发率和高增长的治疗领域。开创的研发体系能接轨至国际水平。在微球脂、质体透皮释药和皮下植入剂等新型给药系统。同时,致力于研发先进药物递送技术、新型抗体及细胞基因治疗等新领域进行战略布局。联同全球著名的制药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工作。
集团拥有相关医学和制药的硕博研发团队,在国内取得252项专利,当中有52项仍在申请阶段。另有27个研发产品仍在不同开发过程中。包括有11个肿瘤科产品,5个心血管和新陈代谢产品及11个中枢神经系统产品。同时在海外取得416项专利,当中有114项仍在申请过程中。可于现价8.60元附近吸纳,中长线可见11.80元,跌穿7.30元止蚀。
后市展望:内地经济放缓致股市疲弱,继续关注外围变化
美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到国会作证时表示,美国经济仍会继续稳健向好,将维持季度加息步伐。因此,市场预期年内加息四次的机会已超过六成。并指出会逐步减少宽松政策,但又不是收紧。投资者估计为推进到量化紧缩。言论刺激美汇指数造好,重上95点以上水平。但能否支持美股再造好?要继续留意债息率走势如何。年内美国短期债息率持续上升。3月份票据息率升至2厘水平。而标普股息仅升至1.93厘,为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近日美股升势仍在,但投资者或企业已开始忧虑,贸易战恶化所衍生的影响有几深。在没有明确方向时,债市息率的走势颇为重要。假如债息率持续向上,美股回吐的压力又增大了,所以要小心留意。
人民银行上周公布6月份金融数据,新增人民币贷款18,400亿元,远好于预期15,000亿元及5月份11,500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回落至8%,再创历史新低,差过预期和5月份8.3%。市场认为新增贷款急增,主要为金融市场去杠杆后的压力,信贷模式转向传统银行。但M2增长放缓,主要为融资困难所致,拖累信贷大幅收缩。第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 GDP 为6.7%,比上回落0.1个百分点。GDP低于首季,虽符预期,但市场认为经济放缓,可增加下行风险。并估计中美贸易战仅是开始,将会继续拖累经济向下走。再加上巿场担心将「债转股」的问题恶化,并将风险转移银行。经济数据公布后,多家大行下调经济预测。发改委表示,有信心和政策面对环球经济的不稳定。同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重点转向消费、服务和内需,以推动经济增长。近日股市及汇市皆处于下风,主要受经济数据疲弱和强美元所影响。暂时离场观望,再等待一个好时机再考虑吧。
因忧虑内地经济放缓,恒指本周低见27745,再次跌穿28000。成交金额减少至仅750亿元附近。平淡中未见有起色,似有逐步寻底的意向。外围满场坏消息,问题未能解决、内地股市连同人民币更每况愈下。相信此刻也不是入市的好时机。北水连续两日净流出。市况极度疲弱。近日人民币的弱势,拖累内银股跟弱。年内银行股业绩皆有保证,但近日因内地出现债券违约问题,直接影响银行信贷风险。而大部分银行股价下挫,息率已高见6厘,市净率 PB 更低是0.7倍。似乎十分便宜,也非常吸引人,但仍遭受北水大力沽售。重点在投资者也担心信贷风险问题,不敢在低位追入。恒指已经连续五日高开低收。基金或投资者稍见高位,即时沽货减持,完全无力再上。中美贸易战未见谈判,已展开骂战,估计短期内难以解决。继续关注外围变化,观望最为理想。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