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股盘前 | 腾讯拖累港股倒跌6点,小米峰回路转已明朗?

2018-07-11 09:18

各位早晨, ​昨日港股表现反覆, ​虽然早段受惠隔晚美股向上而高开, ​唯在成交量不足下未能突破29,000点水平. 即使A股尾段倒升收场, ​亦未能振提港股表现.

最终港股升势全数报销倒跌6点收场, ​而腾讯的回调可说是大市回落的主因.

虽然昨晚美股继续上扬, 不过最新的新闻显示, 美国公佈对中国2,000亿商品加徵关税的清单, 此举令市场预期贸易战再度恶化.

现时美期下跌超过200点, 而港股外围亦于28,350点左右徘徊, 再次失守28,500点水平.

对于指数而言, 个人并没有太大的看法. 虽然仍会建议大家以波幅区域作参考, 但近日的单日波动性颇大, 突破短期的支持/阻力位亦经常出现.

应对此等市况的最佳方法, ​就是尽量避开指数 ​(A股另计, ​因其非完全自由市场), ​以及对贸易战消息敏感度较高的股份.

正如昨日的建议周大福 (1929), 不也是逆市上升4% (其昨日成交量超过8千万, 当然和我无关)?

昨日大市虽然太大的变化, 不过刚刚上市的小米(1810) 成为了不少报章的话题. 在其上市前估值不断向下调, 最后超额倍数不高的条件下以下限$17 定价. 上市的第一日更跌穿招股价低见$16 水平.

唯昨日在大行唱好 (麦格理目标价$30) 及将被极速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的消息下,  不单一开市便重返招股价水平, 其后更高见$19.34 水平, 收市仍升超过10% 报$19.0 水平.

由开始时市场一面倒看淡, 到现时突然众多利好消息出现, 那小米(1810) 是否一个合适的投资对象? 我认为要看大家是从长线或短线的投资角度出发.

从短线而言, 从IPO 入手的散户并不算多. 而在第一日低开过后, 可能已经有不少投资者已经止蚀离场, 市场仍持货者, 相信主要为大户 (机构投资者) 或比较贴市跟势短炒的散户.

而在公司意外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的情况下, ​有部份机构投资者亦被迫加入成为追货的行列.

股价的走势往往就是供求表现的反映, ​在供应不多及需求上的情况下, ​股价在无卸货的形势下被进一步推高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所以我不反对贴市的投资者视其为短炒对象, 唯距离招股价越远, 其风险程度亦会相对提高, 买入的一刻便必须定好止蚀的位置.

至于长线而言, 个人则有一点保留. 以低价的硬件产品提高市场估有率, 再利用互联网服务赚取利润, 从大方向去看的确是前景不俗.

但问题在于小米自身真正的价值创造能力并不算高 ​(正如其手机明显就是抄袭某智能手机), ​而且现时的股价已经反映了市场对其高增长的计算. 一旦首份业绩未达预期, ​整个story 亦有可能而因此逆转.

现时市场甚至将其和腾讯(0700) 作比较, 但个人则认为有点过份. 腾讯现时已拥有一个完善的市场定位, 问题是如何将手上的项目逐步变现, 基本的盈利能力无容置异.

反之小米只在硬件产品上有一定基础, 但在互联网方面只不过是起步阶段. 如果是我, 腾讯和小米二选一, 我会百分之百选择前者.

要选择小米作长线投资, ​还是等待其公布上市后的第一份业绩才决定吧.

P.S. 明天是小儿的家长日 (上星期是毕业典礼), 所以暂停一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