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股盘前 | 港股累计涨幅仍属不俗,芯片龙头中芯国际如何操作?

2018-04-24 09:21

各位早晨, ​昨日港股的波幅顶部和底部虽然明显收窄, ​全日高低位差距不足300点.

不过日内的走势却相当反覆, 主要源于A股市场出现数次短期转向的情况. 唯全日港股成交回落至不足900亿水平, 对后市的启示性相当有限.

虽然A股反覆低走, 但其实大家可以看到, 每每回落至一定水平便会出现急促的反弹.

有可能是国家队维稳所致, ​亦有可能是外资买入 ​(昨日沪股通保持淨流入),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 ​低位出现承接力是一个事实.

相信越贴近3,000点水平, ​反弹的力度亦会相对加大. 在未见有新的负面消息下, ​个人仍认为上证于3,000点附近水平吸纳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重点还是那三隻ETF, 2822, 2823 和3188.

不过由于北水持续出现流走的情况, ​挑选港股作短期投资仍有一定难度. 早前炒起的汽车股, ​手机设备板块, ​甚至是最近期的医药股亦无一幸免.

市场现时正大幅报导, ​北水近日从港股通流出的情况实属罕见, ​而今个月更有可能是首次出现单月静流出的情况, ​有可能北水的流向会从此改变.

的确, ​短期的静流出情况未必会改善, ​但如果说转为中长期的淨流出, ​那我又觉得有点夸大.

首先, 港股虽然从高位回落不少, 但在过去一年的累积升幅看, 仍明显优于内地市场表现. 而部份受北水热捧的股份, 即使回落至现水平, 仍与早期低位比有倍数的升幅.

现时外围市场消息不断, 部份资金选择获利离场, 那也算合理的做法.

另外, 港股通初期, 基金都需要时间部署长仓, 所以持续出现淨流入的情况亦可以理解. 但在原有的基金已累积一定仓位, 而新的资金未有进场的情况下 (早前投资港股的新成交基金减少), 偶然出现淨流出的情况亦可以理解.

再者, 近日资金流出的金额, 主要都系徘徊于约10亿水平, 和早前淨流入的金额相比, 亦算是合理的水平. 当然, 如果淨流出持续放大至20 – 30亿水平的话 (其中一边), 那就要小心有机构投资者大量出货的情况.

所以, ​大家还是不需于因此而认为北水会出现大规模的撤退. 现时内地资金流出寻找投资机会, ​还是一个大趋势.

个股方面, ​昨日提到大家可以在$10.68 考虑中芯国际 ​(0981), ​其实是一个比较长线的看法.

在新闻曾看到报导, 其实早年习近平已理解到中国的科技发展虽快, 但部份核心的技术/产品仍需要靠外资输入.

今次中兴 ​(0763) ​被制裁的事件, ​其实是加快了国内推进科研的决心. 现时国内资金不缺, ​如果政府真的相加快芯片的发展, ​必然会投放大量资源于此领域, ​而作为内地市场的龙头中芯国际, ​一直会直接受惠.

当然, 大家亦可能会留意到近日走势更强的华虹半导体, 不过由于其累计升幅不少, 且大户进场的成本较低 (其早前配股才$12.5). 一旦回落幅度亦不少.

反而早前紫光进场的成本 (需申报计) 约$9.x - $11.x, 现价差距明显较少. 不是说其买入就代表吸引, 但从其过往表现看, 假如中芯回落至$10 或以下水平, 紫光再次大手买入的机会亦不低.

至于为何我会建议大家于$10.68 考虑, ​是因为其早前于$10.65 进行配股, ​此位置亦有一定参考价值…我昨日于约$10.68 买入时, ​便直接以该位置为建议好了 ​(不希望大家买得比我贵, ​哈哈)

假如其股价回落至$10 以下水平, 我想我还会再加一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