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8-04-18 15:00
阿里巴巴与腾讯的估值比较
考虑到各种不同的业务,本文无法全面评估每个企业的前景。因此,用报告的财务数字和选定的运营指标来比较这两家中国科技巨头或许更合适。
首先,看一看这两者一年内的股价涨幅,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股票表现都很好,尽管腾讯的涨幅已经超越了阿里巴巴。自2017年初以来,腾讯的股价上涨了113%,而阿里巴巴则上涨了96%。阿里巴巴和腾讯在2017年11月前后的股价变动几乎处于高度相关的状态。此后,它们股价走势之间的相关性已经从0.85下降至0.70左右(见下图)。
根据众多媒体的报道,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正越来越多地侵蚀其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领域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腾讯在社交媒体和游戏领域的领导地位显然是不容挑战的。其结果是,目前市场只愿意给阿里巴巴13.27X的市销率(PS)(以12个月的销售业绩为基础),低于腾讯的15.57 x。这是自2017年11月以来的趋势逆转。下图中显示,腾讯的高价格自由现金流也表明了市场对腾讯与阿里巴巴之间的偏好。
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也说明了这一趋势。阿里巴巴的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为0.626X,而腾讯则高出50%以上,为0.993X。
根据Investopedia的数据,Piotroski F Score是一个比较有名的评分系统,目标是选择出财务状况良好,整体运营进步的公司,其中9是最好,0是最差。这是一种有效的来对股票进行评级方式,因为其标准包括盈利能力、杠杆、流动性和资金来源、和经营效率等等。在这个评分系统中,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取得了6分,这是他们财务实力的证明。这对搭档也有健康的Altman Z-Score。Altman Z-Score是衡量一家公司破产可能性的指标。根据ychart的数据,分数低于1.81的公司破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而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分数分别在3.506和3.984,很显然远离破产这一危险区域。
最后,看一看回报率的计算。在股本回报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方面,腾讯的表现远远好于阿里巴巴。尽管如此,在笔者认为更相关的指标上——净资本回报率(ROCE)——阿里巴巴可以说与腾讯不相上下。ROCE可以很好地说明一家公司通过利用其生产性资产来产生回报的实际能力,并且该指标可用于比较使用不同资本结构的公司。
腾讯面临比阿里巴巴更大的政府监管风险
到目前为止,上文已经对这两个中国的科技巨头进行了非常乐观的描述。不幸的是,它们的庞大规模和广泛的商业范围使它们成为中国政府的重点监管对象。它们对中国政府来说,既是经济社会的支柱,也是需要高度谨慎对待的公司(毕竟影响力不容小觑)。
当中国政府决定采用其通讯应用(微信)来托管国家电子ID系统时,腾讯取得了一场胜利。这基本上巩固了微信作为政府数字计划的实际平台的地位,而用户对这款应用的粘性将更有保证。事实上,腾讯还只是政府的一个合作伙伴,它的商业运作有时会招致政府的管制。就在几天前,监管机构还对包括腾讯和网易在内的几款应用进行了临时下架,以打击部分不良内容。
腾讯的热门游戏也吸引了政府的注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政协)的一名成员,称电子游戏为“新鸦片”。这是一个严肃的声明,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认为是中国“百年耻辱”的开始。其结果是,腾讯不得不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投资于反游戏成瘾研究,以证明自己的积极主动胜过受到政府的约束。
有趣的是,阿里巴巴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地位不那么强势,这是一种变相的优势。不过,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对媒体采访的嗜好,让公司暴露出了可能会冒犯中国政府的潜在威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云在很多场合表示,他会规避这些潜在问题,不会让他和公司陷入困境。
结论
由于阿里巴巴和腾讯都是如此庞大,拥有无数的业务,本文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哪家公司是买入的更有选择。尽管如此,还是希望上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决策。
随着腾讯在社交媒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该公司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中国政府的重点关注范围。然而,只要腾讯能做到这一点,它就有了一条长长的跑道充分利用人类对游戏和社交互动的渴望。
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广泛经营,在移动支付和云计算领域的扩张,预示着它在数据为王的时代将成为一个数据巨头。因此,从根本上说,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将从亚洲甚至是世界的增长故事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