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股盘前 | 港股先升后跌市况不稳,避险对冲工具有哪些?

2018-04-16 09:14

各位早晨, ​周五港股继续出现先升后跌, ​在31,000点看似阻力不轻, ​同时间30,600点又有一定的支持.

不过以昨日的情况看来, 其实已经算不差, 因为市场同时出现几个不利港股的消息, 但最终收市亦只是跌23点.

这些不利消息包括, ​(1) ​重磅股腾讯在高开后便持续受压, ​走势上又再次挑战$405 的参考位置; ​(2) ​港元弱势金管局接货, ​对短线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3) ​上证在3,200点出现阻力, ​全日反覆向下.

但由于周五港股成交量仍然偏低 ​(不足1,000亿), ​投资者皆以观望为主, ​所以走势的参考性不算高.

那就继续用30,500 – 31,600 的波幅区域作参考好了.

大市既无特别分享, 今天终于可以继续谈谈关于对冲的看法.

在市况比较差的时候, ​对于有一定投资认识的朋友, ​都可能会考虑到用对冲的方式去减失投资损失.

不过, 我认为对冲并不适合一般的投资者使用. 如果真的对短期后市看淡的话, 倒不如直接减持手上的股份好了.

有此论断, 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的对冲工具, 皆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效果未必如想像中理想.

下面就讲到几种常用对冲工具的问题.

1) Short future

除非大家手持的单单只是盈富基金, 走势完全和恒指相同 (Beta = 1). 否则阁下的投资组合表现和恒指一定会有所偏离.

当然, 大家可以根据数字计算出整个portfolio的Beta, 再按比例short future. 不过在近日市场两极化明显的情况下, Beta 的变动亦相对较快.

除非不断审视组合表现的变化, 再调整对冲比例, 否则效果有限.

2) ​买熊证

买个股熊証, 虽然可以针对性地为个股作对冲. 不过由于有回收的可能性 (对冲效果即时失去), 而且槓杆水平会随著正股及熊証的价格而不断变化 (即Delta), 所以同样需要不断调整熊証比例, 实际操作并不容易.

再者, 亦不是所有股份皆有熊証, coverage 相对下降

3) ​买认沽权证

虽然没有回收的问题, 但换来的是时间值损失的问题. 除了因引伸波幅调整而难以估计对冲效果外, 此方式的成本比直接沽出正股更高.

4) Short call option ​(忘记中文的翻译)

此举是放弃股价上行机会而获取一定的premium 作补偿. 不过在股市向淡的情况下premium 金额亦相对会调整, 实际帮助性不大.

再者, premium 于一开始short call option 已经锁定, 不会因正股下跌多少而受到影响, 此亦非对冲之原意.

除了上述问题外, 选择进行对冲, 即等同同时持有两样投资产品 (原有正股以及反向衍生工具), 相对需要花的精神亦更多.

在利益有限的大前提下, ​所以我还是不建议一般散户以对冲的方式运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