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热股视点丨上调下季预期,美光科技涨逾11%

2018-02-07 14:00

新闻资讯

美国半导体生产商美光上调截至3月1日止的第二季度业绩预期,预计季度收入介乎72亿至73.5亿美元,高于早前预测68亿至72亿美元,平均调升幅度约4%,季度每股收益介乎2.7至2.75美元,早前预测为2.51至2.65美元。此外,公司宣布现任财务总监Ernie Maddock退任,由David Zinsner接替,2月19日生效。Maddock将暂时担任顾问至6月,以确保交接顺畅。6日截至收盘公司股价大涨超过11%。

L1

投资逻辑

首先,公司前不久发布了亮丽的18财年Q1财报,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1%至68亿美元,摊薄每股收益达到2.45美元,分别超出分析师的预期营收61.9亿及调整后每股收益2.03美元。管理层表示业绩增长来自于移动端、服务器及固态硬盘需求有两位数的环比增长,同时公司产品毛利率及盈利水平提升。

具体来看,Q1 DRAM营收占总营收比例高达67%,NAND闪存占27%,如下图,17年年内DRAM净营收同比大增80%,总销量(千兆)增长50%,成本下滑21%,而NAND闪存净营收同比增长50%,总销量提升65%,成本下滑26%。供不应求引起芯片涨价,同时成本下滑,公司Q1毛利润达到了55%的高位,创近10年新高。

L2

尽管近期DRAM及NAND闪存价格近期略显弱势,但实际需求仍超出市场预期,第一季度DRAM价格持续上涨3%至5%,而NAND闪存价格下滑低于市场预期。

DRAM对营收贡献的影响最大,有分析指出当前公司与厂商协商顺利完成涨价,多数厂商一季度调拨生产移动DRAM及服务器DRAM出现供给不足,PC DRAM第一季度合约价平均涨幅达5%,移动DRAM合约价由原先预期的5%收敛至仅调涨3%,但仍然维持上涨趋势,第二季度又是安卓手机的零组件备货旺季,移动DRAM合约价有望维持Q1水平。

L3

营收第二大来源NAND闪存Q1出现小幅供给过剩,上游原厂3D NAND產能开出,但固态硬碟(SSD)及手机嵌入式eMMC/eMCP的需求转弱,NAND闪存合约价预期下滑5%幅度,低于市场普遍预估的下跌7~10%。

全球半导体领先企业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储存及影像产品制造商之一,设计、开发出世界顶尖存储和半导体技术,应用范围包括计算、网络和服务器,以及移动、嵌入式、消费类、汽车和工业设计。

公司业务

公司主要提供高性能存储记忆芯片,例如DRAM、NAND、闪存及3D XPoint记忆芯片等,产品适用于云技术、数据中心、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等场景,业务主要分为:计算和网络业务,主要负责向计算机、图形、云计算等提供记忆存储芯片产品;存储业务主要面向企业级用户;移动业务主要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用户;嵌入式业务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工业设计、智能家居以及消费级电子市场。

发展历程

公司于1978年成立于美国爱达荷州的一间地下室,1979年设计出“世界上最小的64K DRAM”并于1981年实现大规模量产;1984年推出世界上最小的256K DRAM芯片,成为行业里程碑;1988年推出1Mb DRAM并搭载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1999年推出业界首款DDR DRAM成为行业标准;2002年推出首款基于110纳米工艺1Gb DDR,超越英特尔和AMD,确立公司行业领导地位;2007年开发业界首款加倍式间距NAND,2009年推出速度最快客户端固态硬盘,2015年联合英特尔推出突破性3D XPoint技术。

核心技术

公司的3D XPoint技术,其速度和耐用性都是目前NAND闪存的1000倍,储存密度则是DRAM的10倍,且寿命更长。

热股视点

DRAM及NAND闪存是公司的两大关键营收来源,受益于行业周期性改善,最重要的DRAM当前需求旺盛,供不应求且价格成功上调,而NAND闪存Q1因小幅供给过剩,对平均售价下滑的影响实际好于预期,整体而言,公司上调下季业绩预期并不令人意外,投资者信心得以提振。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