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8-02-07 10:01
昨夜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暴跌,道指跌近1,600点,创史上最大盘中点数跌幅;标普重挫4.1%,创11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恐慌指数VIX飙升115.6%,触及15年8月份以来新高。
周一,有近百亿南下资金强力支撑的港股也都招架不住,开盘跌近1,200点,最后更以近全日最大跌幅1,600点收市,昨日勇敢抄底的南下资金被埋在来势汹汹的抛售之下。
这次触发美股及全球大跌的罪魁祸首可以说是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年高点, 简单来说说为什么不利于股票。
一、盈利收益率角度
虽然股票跟美债是性质不同的金融工具,但最终作用都是提供收益率。
股票的盈利可以视为每股的“收益率”。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的年利润约为该指数价格的4.3%。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一直维持低息环境,当每股的“收益率”远高于美债收益率时,大部份投资人会认为股票吸引力相对较高,股市处于安全的水平。
但是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到,随着美债收益率上涨,两者的差距已缩小至8年来最低水平,投资者开始感到股票不再”便宜”。
图片来源:彭博
二、市盈率(PE)的角度
投资股票的人很喜欢说市盈率,从数学上来说,市盈率的意思就是你在一项投资上回本的时间。简化来说,市盈率越低,资产就越便宜,安全性也越高。
相对于收益率,美国公债目前的市盈率约为37倍。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为22.6倍,相较之下,股票仍然比美国公债吸引。但是,只要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一旦到了4.3%左右,两者市盈率的差距就拉平,风险远比美国公债高的股票吸引力就大打折扣。
图片来源:彭博
三、净现值(NPV)
以南下资金十分钟情的内房股为例,分析员都是根据其手上的土地储备价值再配以一个折让给予目标价。土地储备价值的概念就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来计算。
因此,利率波动的影响对任何计算未来有望产生盈利的事物价值尤为重要。简而言之,利率走高,未来盈利折合的现值下降,反观债券,比如说一年内的无风险回报就变得更有竞争力。
图片来源:彭博
总的来说,资金是贪婪的猎人,总是在资本市场上追求性价比更高的资产,随着美债收益率攀升,无论从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及净现值的角度,都降低了投资人眼中股票及企业盈利的吸引力,从而触发了这次的大跌。
搞清楚了美股下跌的原凶,那就引伸到下一个问题,港股会被误杀到什么程度?
四、美国数据又怎样说?
但如果从一周的角度来看,港股反弹的概率及幅度都比下跌要大得多。不过,如果把时间再拉长一点,一个月或者是三个月,那么就没有明显的趋势。
用人话来说就是,美股单日大跌5%而出现的“港股坑”,一周后你回头看,往往是买货的“黄金坑”。不过拉长一点,美股单日大跌对于判断港股中期走势并没有什么帮助。
另外,有趣的是在美股单日大跌超过5%的时候,原来大A股跟美股的关联程度比跟港股更高。从1997年后,美股单日跌超过5%,次日A股市场都是一片绿油油。相反,在有纪录以来,港股次日曾有三次是上涨的。
我想到的解释为港股是离岸市场,有时候海外投资者为了抢先一步交易利淡消息,往往在美股开市就在港股做淡仓,港股就成为了领先市场,但如果当晚美股跌幅没有预期中恐怖,那么次日港股市场就会出现企稳或者反弹行情。
看完港股跟美股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港股本身的节奏。
五、港股单月涨3000点后的节奏
其实,我们之前已经提示过大家,历史上出现单月涨幅超过3,000点的月份,下个月很大概率出现地动山摇的情况。根据数据统计,波动的程度是小则1,000点,多则5,000点,而平均也达3,000点。
数据来源:Wind
从2000年初至今,历史上曾出现过24次单月波幅超过3,000点的月份,当中只有两次下个月低位跌幅少于1,000点,分别是2007 年疯狂牛市最后的9月及10月(红框),不过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三个月内恒生指数跌了超三成。
今年大家一直说港股是理性牛、结构牛,全球经济都稳定上扬,我们先假设以上说法是正确的,那么为了增加数据的客观性,我们就排除掉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2007及2008年及受中国四万亿刺激经济政策大反弹的2009年,从2011年开始看其他月份。
数据来源:Wind
那么从2011年至2016年,单月波幅超过3,000点的日子里,下个月低位较当月高位平均跌幅是3,790点。单月跌得最多的是2011年9月份,大跌5,809点,跌幅最少的是2015年5月,只跌1,397点。
1月份恒指的高位3,3484,取以上的平均跌幅来计算,2月恒指大概率在29,694左右就能缓一缓气,即是距离今天收市(30595.42点)还有不足1,000点。
1000点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不过既然港股自高位回吐的3,000点你都挺过来了,没有理由在最后见终点前的1,000点就离场沽货。
机会是跌出来的,每一年大牛股都会给你上车的机会,问题是你有没有足够的行动力及耐心。如果是缺乏足够的定力,那就分批买进,降低心理压力,跌市中切忌过早All in。
记着跌市是一种磨练。最后,借用股神最近的一段话与你共勉,“你才是你自己最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