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中国华融的新趋势、新发展、新战略

2018-02-01 10:50

亮相北京金博会扛起新时代金融大旗

日前,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2017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上,中国华融作为本届金博会重要参展单位,在金博会全方位展现中国一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采。

董事长赖小民表示中国华融资产新的路径是坚持创新+稳健,越是困难的时候,监管力度越大的时候,我们越要创新。“银监会现在在堵邪门,我们在开正道。”开正道要靠什么?靠创新,下一步要是加大创新、加大稳健。

​“新的起点上,中国华融将‘学习十九大、宣传十九大、贯彻十九大、落实十九大’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切实做好中国华融各项工作,打造一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推动改革创新与多方合作谋发展

9月26日,中国华融与中国农业银行在农行总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合作发展”的原则,建立新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重点将在不良资产业务、产业基金、融资、投行及咨询、等方面加强全面合作。

​多年来,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战略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合作力度,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全面合作,共同推进改革创新,携手谱写共谋发展的新篇章。

9月30日,“义新欧”运营平台在杭州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将引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义新欧”中欧班列自2014年首发以来,相继开通了至马德里、伦敦等9条运输线路,辐射34个国家。此次强强联合,进行“义新欧”运营主体的战略重组,对“义新欧”班列跨越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挂牌上市两周年所得成绩令人骄傲

2017年10月30日,中国华融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两周年,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值得华融人骄傲和自豪。

​两年来,中国华融总资产突破人民币万亿元大关,以优异表现连续两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与此同时,不良资产收购规模以每年150%以上的速度增长,不良资产主业收入和利润占比始终保持50%以上,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超过50%。依托遍布全国的31家分公司和多家控股子公司,中国华融积极满足国内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

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华融新增1万多户战略客户,与25个省、自治区、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341家客户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积极支持各地支柱企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

自上市以来,国际业务板块已逐渐成长为中国华融新的利润增长点。据悉,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华融国际板块总资产超过2800亿元,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助推区域经济转型贡献了金融新动能。

“泡沫”下的王者之争!华融远超信达

​两大AMC巨头华融&信达中报相继披露,对比两家AMC2017年上半年经营状况,要点如下:

1、上半年华融不良资产增速快于信达主要来自重组类;

2、上半年华融和信达不良资产收购价格同比略降。经测算,华融和信达上半年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平均折价率分别为39.1%和30%,华融市场份额下降至56%、信达市场份额上升至41%;

3、上半年重组类不良资产中房地产业占比趋稳,华融资产质量表现更好;

4、上半年重组类收益率下降有去年的滞后因素,预计下半年有望回升;

5、华融和信达资产和盈利增速差距拉大,华融收入和盈利增速远高于信达,华融的投资增速较快是首要原因;

调整规范提质年公司提出发展新战略

​一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按照银监会监管要求,全面实施高质量发展新战略。

二是以不良资产主业为核心,探索创新“不良资产+”业务模式,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落实监管机构“相对集中、聚焦主业、防范风险”的工作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精做细做实“不良资产+”业务模式。

三是以调整、规范、提质为重点,全面做好公司改革转型各项工作。公司上下必须全面转变发展思路,下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调整规范提质”上。

​截止发稿,中国华融(HK.02799)股价上涨,涨0.509%,报3.950元。受近日中国证监会为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的影响,短期有望增加有关股票的供应量,导致控股股东出现一定的抛售压力,致使相关股份股价受压。因此,投资者应当警惕短期内的投资风险。

本文作者  慧悦财经研究部  海市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