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中国移动错失移动支付领跑机会,未来牵头5G但未来还未来

2018-01-30 11:15

移动支付始祖是中国移动登陆外国势头强

17年是中国移动支付在海外全面开花的一年:1月日本罗森1.3万家店铺全面介入支付宝;5月微信支付携手美国CITCON实现衣食住行可人民币结算;6月支付宝进入南非将无现金服务带入非洲;7月腾讯控股和德国电子支付服务商Wirecard合作;9月支付宝和芬兰最大百货商场斯托克曼签订合作协定,并且正式登陆挪威;10月支付宝正式进入丹麦;11月法国“老佛爷”商场正式接受微信支付;18年1月支付宝宣布正式进入以色列,拓展中东地区市场,为中国游客服务。这一系列亮眼的市场开拓,都是明晃晃的成绩单。

移动支付追溯起来,是在15年集中大爆发,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支付方式,无现金出门变成可能甚至习惯,手机有电比身上有钱更让人踏实。而印象中最先开始协力厂商支付的支付宝并不是移动支付的鼻祖,早在10年中国移动就开始移动支付业务的部署,“移动梦网”是众多互联网企业变现的路径,当之无愧的移动支付鼻祖。而彼时支付宝和微信还只是协力厂商支付的业务代表,短短几年时间,互联网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这些优秀互联网基因的公司逆势而上,把鼻祖甩到没有踪影,笔者下面就剖析下中国移动,看看它是如何与移动支付失之交臂以及如何看未来的发展。

​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

10年,中国移动在广东、江苏、北京一些省市进行移动支付试点,推出了在计算机端和移动端可以通行认证及绑定多账户的电子商务应用。类似于现在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应用,应用名称是手机通宝。手机通宝需要硬件载体和软件载体,支援客户各种三方应用。三年后,中国移动停止这个项目,又推出了“中国移动和包”和NFC手机打移动支付江山,但是打法明显出了问题:复杂的程序、绑架的消费、单调的支付场景相当绊脚,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快速跑到了前头。

​纠其原因:

1. 支付应用的用户体验差: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支付布局之时,一直注重硬件技术的开拓,本身有点偏离移动支付的初衷,没有提供太多生活便利,甚至有利用巨头垄断优势绑架消费的倾向,外加功能表的操作不简单,支付性能受制于卡片容量,使用者的获取不尽如人意。

2. 没有爆款应用做支撑:反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是基于淘宝和社交软件的属性,而客户粘性巨大,强有力支撑支付属性,中国移动的应用显得随意,且应用场景也十分单调不能解决客户日常需求,淘宝和打车难是刚需,零钱买菜日常交电费也是刚需,中国移动一个应用痛点都没打中。

3. 忽视营销:与其说没有重视营销,不如说移动自身的盈利和体量巨大,移动支付看到了趋势却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领导层腐败问题一直是国企笨重的根源之一,移动支付这块短期盈利是不可见的,也是业务板块里很小的一部分,更别说和互联网企业那样烧钱来获取用户,牺牲短期利润换长期发展。由此中国移动和以此为主业、重视营销的互联网企业必然难以形成真正的抗衡。

4. 创新不足:说到底没创新是国企的通病,没有创新他们依然可以倚仗自己的优势地位谋取暴利。中国移动赶上了互联网浪潮,却没搭上东风,缺少互联网思维,少了创新。互联网思维创新的核心依然是用户,而中国移动过往因为各种绑架条款和用户矛盾多,本有的流量客户因此流失,更不要说为了移动支付去完全的站在用户体验上着想,支付领域落后是竞争的必然结果。

​短期难受惠于5G 还靠4G定江山

2017中期,中国移动销售收入3888.71亿,同比增长5%,净利润626.75亿,同比增长3.47%,净资产收益率6.14%,净利率16.12%。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联通净资产收益率1%,2016年末扣非净利润为负;中国电信净资产收益率3.8%,净利润126亿,三大运营商里中国移动盈利能力最强。未来三大运营商的竞争,除了各种套餐价格战,更重要还是4G与5G的布局。

目前4G用户还存在不少增量空间:将2G、3G存量用户升级为4G用户以及拓展新的4G客户。现在中国移动仍然有超过2.5亿的非4G用户,这块是未来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势必是5G, 连着互联网后的物联网浪潮。相比4G,为实现“万物互联”, 5G网络更加面向未来、更加灵活、更加开放,5G系统架构(5GS)项目由中国移动担任报告人主导完成,得到全球超过67家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中国移动甚至担负“5G改变社会”重任。再加上资金实力优势,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最有可能成为领跑者(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显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净利润分别为921亿、185.02亿、40.54亿)。而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来说,5G正成为它们赶超世界的机会:我们已拥有了全球前四大电信设备商中的两个--华为和中兴;有了全球前五大手机芯片企业中的两个--华为海思和展讯;手机企业已占全球智慧手机市场份额近五成;中国移动领导推进5G,未来受惠于5G的部分难以限量。

但中国移动虽然在未来必定会享受到5G的红利,短期来看3G升4G和4G升5G还将有一笔巨大的资本投入,也伴随数量庞大的折旧摊销。高层在会上也表示,18年的重点仍然是做大4G客户规模。5G的红利短期内可以忽略。再者中国移动由于巨大的体量和较高的价格(82.7),现阶段笔者认为投资价值不高。

文:慧悦财经  Cara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