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股盘前 | A股急跌拖累港股连涨止步,现时是否能高追入场?

2018-01-16 09:14

全日下跌74点, ​而成交量则增加至近1,700亿水平。假如不计及指数换马的影响, ​昨日的成交量可算是大时代高位后最高的水平了。

从昨日整体的走势看到, ​昨日早前的上升主要是由几只重磅成份股带动, ​不过非指数类股份 ​(如资源, ​航运及非指数类科网等) ​皆出现明显的沽压。

而在内地A股午后跌势转急的情况下, ​港股亦跟势下跌至近全日低位收市。

如果单从昨日的走势看, 短线看似出现见顶的因素:

1)单日转向, ​由破顶变倒跌

2)成交量在跌市上升

3)强势股率先出现回调

不过如果对比连续多日的升幅, 其实昨日的回落又不算得是一回事. 早前已经告诉大家新的波幅区域为30,100 – 32,000水平。

昨日早上高见31,733.18 水平, ​其实已经和波幅的顶部差不足1% 水平, ​值搏率亦明显下跌。如果大家硬要在高水平才追入的话, ​那要接受调整的损失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假如大家是近波幅底部入货的话, 相信昨日的回落对大家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正如早前的说法, ​市场强势是投资者现时的共识。大家当然都希望越低位入货越好 ​(正如大家都想最高位出货), ​不过如果将买入水平调得太低的话, ​只会错失一次又一次的机。

建议大家可以承受的话, 就不要希望股市会出现大调整让你买货。世上怎会有这样完美的事实? 假如大家放不下高追的心理包袱, 那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回报好了。

个人而言, ​只会作部份短期炒作, ​但不会因为昨日的转向而作出长线投资的调整。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东亚银行投资展望讲座, 不经不觉已经是第四年出席了。原本以为今年也可以看看曾渊沧对股市的看法, 不过今次他没出现, 演讲者改为麦萃才博士。

一如以往, 我将听到的部份重点列出, 但并不包括任何个人意见:

麦萃才

- 美元因税改影响, ​预期于2018年初仍会偏弱, ​商品价格则会转强

- 2018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向好, ​各国 ​(除了日本) ​逐步收水中

- 大数据, ​人工智能, IOT (Internet of Things) ​等将会成为将来重要主题. 而5G 技术将会打破传统, ​由中国两家公司主导 ​(华为及中兴 ​(763), ​其申报持有763)

- 不要小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港珠澳大桥通车日将会有大量消息陆续公佈

- 一路一带逐渐成型, ​中国此宏观策略将对往后的贸易方式有重有影响

- 港元加息视乎 1) HIBOR, 2) ​兑美元贴近7.85 上限水平 3) ​银行体系结馀

石镜泉

- 现时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 80% 经济学的知识已不适用

- Inverted yield curve 不一定代表recession, ​因为FED 拉升excess reserve ratio 只拉高短息 ​(不要问我详细)

- 恒指破顶只是时间问题. 同股不同权策略将吸引大量新兴行业到香港上市. 他们成为指数股后将大幅拉升恒生指数

- 从量度升幅计算, ​恒指可高见48,200点水平

- 建议买入盈富基金 ​(2800), ​深圳ETF, ​港交所 ​(0388), H股ETF (2828), A股ETF

施永青对楼市的看法就不提了. 不过其预测债劵市场资金将流出其他资产市场. 整体投资市场皆会向上, 而楼市亦将跟随 (有 8% - 10% 升幅)

上面是我听到的资讯, 如果有错误的话请大家还是看市场的报导好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