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8-01-15 08:30
一、上周市况
美国股市由开始踏入2018年后,三大指数已经连升多日,同时更连续多日齐破顶创新高,果然升势凌厉。本周开始,各大企业将公布2017年度第四季业绩。由于银行业提出预警,业绩可能因税改问题需要作出一次性支出,并预期会拖累盈利由盈转亏。但由于纸是一次性支出,相信对日后银行之业绩影响有限。再加上市场又憧景银行业以外的传统企业会受惠税改而带动盈利造好。在2017年下半年的经济数据已显示,现时美国之经济环境非常强劲,连同税改的刺激,估计企业将公布之业绩,表现会好过预期。因此,定可造就美股继续造好。
人民银行在新年假期前安排临时降准,以解现时及将来春节假期前后的紧张资金面,预期可放水近万亿元人民币。随后公佈12月份内地外汇储备上升206.7亿美元,至接近31,400亿美元。并支持人民币兑美元之汇率连升11个月。发改委联同多个部委发出通告,鼓励电力及煤炭企业可就有条件进行收购、合并或重组。同时,有部分地区出现放宽房地产之限购措施,预期将有更多地区会出现同样情况。多项利好消息齐出台,刺激内银、保险、房地产煤炭和电力等股价齐齐上升。连同股王贵州茅台也再创历史新高,带动相关消费股也造好。A股市场于2018年首日开红盘后,上证指数连升十日,为自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总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港股由2017年12月尾升至2018年1月初,创下连升14个交易日,为自1969年以来,历史上最长升浪的纪录,累升近2000点。同时,为近10年来,首次在31000点以上收市。主要受惠美股及A股市场连日造好创新高。加上北水经沪深港通流入持续倍增,和外资基金增持ETF等,大手追捧多只重磅蓝筹股,当中包括有(5)汇丰银行、(388)港交所和(2318)中国平安等。日成交超过千三亿元的配合,定可超越历史高位31958点。由于外围皆见乐观的景象,但仍然要小心留意各地央行,已在进行中或准备收水。加上已预计美国年内会加息,定会拉紧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因为此举极阻碍股市向上发展。
二、市场焦点
限购政策再放宽,(813)世茂随时再抽升
集团主要业务是在国内具经济发达或发展潜力的城市,开发大型及高质素的综合房地产项目。当中包括有住宅物业、酒店、零售商铺和商用物业。为国内优质房地产项目的大型发展商。
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之中期业绩为营业额上升19.3%至358.22亿元人民币,税后盈利增长28.1%至38.79亿元人民币。期内整体毛利率增加1.4个百分点至29.6%。 集团利用城市和住客之间的角度,以创新思维,推进公寓和别墅两大产品更优化。再从多角度定位,设计每一平方,将空间提升到生活更美好舒适。同时,以「缔造生活品位」的理念。首创房地产「滨口模式」,将景观、亲水、园林和建筑等各种元素融入家庭的日常生活。
上半年国内土地竞争异常激烈,但集团仍以稳健政策对待。在补充土地储备会审慎而积极。同时增加三四线城市之土地储备。目前拥有150个项目,分佈于全国45个城市,合共3,413万平方米的土地。继续寻找以通过合作、收购等取得更多土地储备,以确保2018年及2019年,会有足够土地供应发展。可于现价 22.10元附近买入,中长线可见29元,跌穿19.50元止蚀。
三、后市展望
美股上周炽热非常,毎一天都创纪录新高。预期企业公布业绩亮丽,定可支持美股三大指数继续向上。但近日债券息率持续抽升,投资者略见忧虑,如果继续上升,恐怕大牛时代将会结束,更有机会出现负回报的结果。美汇指数会逐步下降。欧洲央行在12月的议息会议纪录中提出,将在今年检讨欧元未来的发展,预期跟随美国收水。欧元即升1%,拖累美汇跌穿92点水平。美国将宣布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市场再忧虑贸易战会阻碍美股上升。虽然美股仍可看好一些,但相关的风险管理也要准备好。
国家统计局将于本周公布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全年增长6.9%。去年内地失业率创新低、进出口倒升、财政部、企业和人民收入明显转好。金融市场平稳发展,再加上外汇储备也增加。整体之经济皆具有良好的表现。上证指数创下十一连升纪录,已可以反映一切。同时,预计A股市场将持续转好。但成交略为淡静。相信仍然有能力在高位横行,调整幅度实在有限。稍见稳定,再有资金流入,定可跟随外围造好及创历史新高纪录。
港股创下十四连升纪录,气势如虹。相信本周仍然可以维持升势。良好的经济环境、外围持续创新高、资金倍增的流入,再加上(388)港交所引入创新政策,「同股不同权」。定可吸引更多科技及大型企业到香港上市。强劲的集资能力,定可以将每日的成交金额推得更高。重磅蓝筹屡创月内新高,甚至52周高位。要升穿历史高位31958,已经没有问题。估计恒指再冲上33000,仅需短短时间,已可以达到。但需要高度关注外围息口上升、内地经济数据及提防上到高位出现的获利回吐压力。
作者简介
Louis:华盛资本证券资深股票、期货及资产管理持牌人,证监会注册负责人员;从事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超过30年,于香港经济通撰文15年;曾为多家企业设立管理基金和退休基金,投资回报率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