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12-22 16:00
从猎手变为猎物
想当初,奈飞还在做DVD租赁业务的时候,公司就把当时的业界老大BlockBuster生生拖下马,最终成为市场NO.1。随后公司以低姿态进入流媒体视频领域,先后创作出《纸牌屋》、《女子监狱》等高口碑作品,直接令传统的电视媒体行业炸锅,世人称之为“要改变好莱坞规则”。
公司自2007年流媒体服务推出以来,收入从12亿美元增长到68亿美元,直接增长了6倍;用户也是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抛弃老旧的有线电视服务,转向流媒体。从下图可以看出,有线电视用户的下降成就了今日奈飞流媒体的增长。
但是正所谓,最美好的时光也正是暗流涌动的时光,就在上周隔壁的传媒大佬迪士尼收购福克斯电影等相关业务,传统的大佬纷纷合作,为的就是在奈飞这样的后生面前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美国互联网中立法规的裁撤更是对奈飞这样以互联网起家,以流量为重点公司一记暴击,原本债务广受诟病,如今又要用钱来买通电信运营大佬。
奈飞也由原先低调的猎手,变成了如今大佬们的猎物。
戳住公司的脊梁骨
提到奈飞的估值,就必然要提到公司那著名的长期短期债务以及公司出了名的负现金流,然后就是公司拍各种原创剧集电影补了原先的窟窿,但又生了新的债务。而且,随着未来美联储的加息,公司的债务将会变得越来越臃肿。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公司现金流的窟窿越来越大,这其实是和特斯拉是同一个道理,但是不同的是,奈飞已经把用户做了上去,而且公司产品已经形成了量产模式,与此相反,马斯克在Model 3方面的量产情况远远落后于其计划。
因此,在特斯拉连量产都没有做到的情况下,市场允许公司烧钱并在当时给予公司完爆传统车企的估值,所以,面对PE还是正的奈飞,估值自然只高不低,因为,这家公司就如同特斯拉一样,要颠覆传统汽车产业,而奈飞则肩负着颠覆好莱坞的重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只要奈飞的用户数量以及作品数量不断提高,市场仍然允许公司继续烧钱的原因。
商业模式遭到破坏
奈飞已经计划在明年制作80部原创电影和30部剧集,但是伴随着亚马逊、迪士尼等新老对手的进入,奈飞是否还能保持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就存在疑问了,届时,这80+30的内容,将决定着公司的命运。但是,一旦公司可以通过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压倒对手,那么公司的市场地位将会更加稳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公司原先独占的流媒体原创商业模式已经遭到破坏。
未来,这个攻陷了美国大部分家庭的奈飞,其增长必然会遭到阻力,目前公司凭借原创内容率获嘉奖的质量优势以及每个月6-8部新剧的数量优势,依然能够趁着对手脚步未稳而持续发力,攫取利润;但是随着电信流量环境的恶化,行业新老对手的夹击,公司是否能够凭借自身原创内容的创作而继续保持增长,看点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