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选> 正文
2017-12-20 14:00
文:慧悦财经研究部一颗橘子
前11个月保费出炉,中国平安为啥一骑绝尘?
12月13日,上市保险公司陆续披露前11月保费数据。其中,中国人寿前11个月累计原保费收入约4903亿元,较上年同期4128 亿元,同比增加18.77%。
同期,中国平安原保费收入合计为5548.33亿元,较上年同期4276.81亿元,同比增长29.73%。其中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32.34亿元;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428.70亿元;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67.50亿元;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79亿元。在一系列保险机构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大,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原因何在?
把握机遇发展综合金融,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自1995年中国平安提出探索综合金融模式以来,至今已20余年。这期间,中国资本市场几经沉浮,但中国平安始终坚持在综合金融的道路上稳健前进。如今回头审视,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战略已经渐入佳境。众所周知,综合金融的发展,不是“各自为政遍地开花”这么简单,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金融集团的发展状况。平安的做法是,保证长期保险业务的核心地位,同时优化业务结构,稳步开展其他业务板块的构建。平安银行,平安好房,平安好车,陆金所,平安医生等各个业务相互融合,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中国平安正在由金融机构发展成为平安帝国。平安的三季报显示,代理人渠道队伍实现量质齐升,代理人数量同比增长27.9%至143.4万人,人均每月首年规模保费9,702元,同比增长9.9%。在主营保险业务强健发展的前提下,银行、投资业务发展稳健,成为中国平安的三大传统主营业务。而其他证券、资产及财富管理、房地产、创投及私募股权的投资业务也都遍地开花,同时在非传统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引流获客、聚焦迁徙。
资本驱动转向科技创新,中国平安不简单
作为一家历经行业起伏春秋多年的传统企业,中国平安没有陷入尾大不掉的重资产包袱,而是始终关注新的行业机遇,谋求新业务与新模式的转型。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探索中,不断优化资产配置,业务向多元化发展,重资产战略转型成效显著。在此前的股东大会上,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对智能科技如何深刻改造金融集团的认识,发表过一番阐述:“智能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赢科技者赢未来。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逐步将平安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转变为科技驱动型的公司,推动公司业务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以更好的成绩回报投资者。”马明哲表示,传统的保险机构更注意保费的收取,资本的收集,平安已经开始转向科技创新,采取的是资本密集度较低的经营模式。平安认为 ,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商业模式将使其股价继今年 99% 的飙升之后继续攀升。今年 ,平安股价飙升99% ,推动其市值达1890亿美元,仅次于腾讯和阿里巴巴。平安CFO姚波曾多次表示,投资者低估了该公司的技术实力,他表示,公司股价还有上涨空间。
传统机构布局金融科技,欲引领中国潮流
平安基金董事长罗中恒介绍,平安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些互联网公司成功的经验,融入平安生态的打造当中。“在目标市场方面,我们认为现在老龄化问题及医疗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医疗健康市场就是平安的目标市场。同时,我们有很强的征信系统,我们的贷款服务是向超过200多家银行服务的,因此不仅面向终端消费者,也向企业级的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把数据变为实实在在的价值。”而在用户体验方面,罗中恒介绍,平安通过一账通,将银行、保险、金融服务集合在一个框架平台上,可以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在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平安通过金融壹账通平台,利用云端从世界各地获取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并提供给其他的金融机构使用。“这样既有自有技术,也可以借力外部的技术,给其他的金融机构提供助力。这不仅可以服务我们自己,还可以服务其他机构。”罗中恒表示。
据悉,平安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金融生态的平台方,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金融、科技领域相关业务和服务,而数据是其中的轴心,“我们看到一种新的常态,数据成为大家都想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数据驱动是未来新的商业模式的新的增长点所在”。
罗中恒表示,平安将继续通过数据分析重新定义潜在市场,专注于寻找金融科技和数字健康方面的机会,预计在未来的三到三年半内投入初始资金10亿美元。而在过去半年,平安已经和全球超300家企业有过交流。
评级机构频繁示好平安,发展潜力巨大
摩根大通及高盛分别上调中国平安(02318)目标价至130元及107元,重申“买入”评级。其表示,在更加稳定的宏观环境下,平安和友邦(01299)均受益于更加丰富的产品组合,提升保障型/重疾险的销售、精算资讯披露的改进,以及收入与市场周期逐渐脱离关系该行称,中国平安在创新科技的领先,以及非保险业务脱离的因素,将增加其投资价值,将目标价由100元上调至130元,同时将友邦保险目标价由80元升至90元。
高盛亦预期,明年中国平安将在大部分业务领域取得优于行业的业绩表现,包括寿险将受益于监管对于销售保障型产品的关注,以及布局保障型产品的先发优势和强大的代理人团队;此外,收入/利润将更多的受惠于Fintech平台,该行将中国平安目标价由72.3元上调至107元。
如此多的机构看好平安发展,相信平安在保险行业的技术领先早已经达到望尘莫及的境界,而在今年涨了一倍的基础上,后续上升空间有多大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