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股盘前 | 资金目光投向二三线股,港股轻微上升后市如何操作?

2017-12-20 09:09

在美国众议院税改表态前, 投资在尾段转趋审慎. 一方面担心税改未能获得通过, 另一方面亦担心通过后将会出现获利盘的沽压。

最终港股在腾讯重上$400水平, ​以及一众内险股的支持下, ​恒指重上29,200 点并收报29,253.66, ​成交则轻微上升至940亿水平。

虽然恒指已重上个人提及的波幅顶部位置, 不过今天暂时还未打算将波幅区域修正. 主要是由于:

1) ​港股通 ​(沪) ​出现淨流出4亿, ​而港股通(深) ​的淨流入亦不过2亿。整体淨流出情况乃2月以来首见。单日淨流出难以确认资金流向是否出现变动, ​但应视此为一警惕讯息。

2)众议院最终顺得通过税改, ​虽然因为技术上问题需要在星期三再作出一次表决, ​但最终结果应该不变. 早前因为税改有望落实的消息而令美股大幅上扬, ​当税改正式落实时, ​必定会出现一定的获利沽压 ​(昨日美股亦出现先升后倒跌的情况). 似乎美股短期内向上的动力有限, ​限制了其对港股的助力。

3)昨日内地指数向上, ​有赖内险股突出现表现, ​而星期一A股尾段回稳, ​亦全靠内银股托起。不排除是”无型之手” ​靠权重股支撑指数, ​但短期A股表现仍然偏淡, ​相信到达3,320 点又会再出现另一轮阻力。昨日上証收报3,296, ​其实已经与3,320点相距不远。假如未能突破此区域, ​很大可能又继续于3,250 – 3,320 点窄幅浮动, ​对港股的支持力度亦有限。

因此, ​暂时将恒指的波幅区域保持于 28,100点至29,200点, ​似乎为较合适的做法。

虽然指数方面似乎未有太大的惊喜, ​不过近日留意到不少二三线股都出现资金流入的情况。有可能在一线股份缺乏炒作, ​而市场资金仍然充裕的情况下, ​资金转向二三线股发展。

近日都开始留意部份有技术性突破的二三线股, ​期望在年底前有不错的回报。

昨日有朋友问到关于中国中车 ​(1766) ​的问题。如果大家回看我于7月7日于经济通的推介, ​已指出其股价能突破$7.75 水平的话, ​下一个目标已经是接近$10 的水平。

此乃由于中国中车自2016年1月 (即熔断时间) 开始在$10 急挫至$7.7水平后, $7.75-$7.80 便一直是其两年来的顶部位置. 虽然在2016年5月和12月, 以及2017年3月都分别上试此水平, 但仍无功而还。

直至近日有两间大行都将其目标价大幅提高至$9 以上, 股价才出现正式突破。

既然已经出现突破的机会, ​我当然会建议大家继续持有此股份, ​继续以$10 水平为下一个目标. 只需要将止蚀位置订于$7.60 水平, ​其实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