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港交所“同股不同权”出炉,香港金融特权的开端?

2017-12-19 10:04

文:不二璇

​​​港交所24年来最大改革拉开帷幕

香港交易所(00388)行政总裁李小加,本周一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表示,包括认可同股不同股权结构在内的改革计划,是H股引入以来大约24年里,该所在上市制度方面作出的最大变革。

据相关报道称,港交所17日公布创新板咨询总结,将在主板容纳市值最少达一百亿元的同股不同权公司,以及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市值要求至少有十五亿元。不过,未有如外界所料般就同股不同权设立日落条款,不会另设新板,而是建议在主板规则新增章节,容纳同股不同权公司和未有收入的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其中同股不同权公司,预期市值最少要100亿港元;没有收入的新经济公司,预期市值则最少要15亿港元。另外,限制同股不同权股份的投票权上限,最多是普通股的10倍,即1股“特殊股份”最多拥有10股投票权,并不得转让。

“股票市场如同一个百货商场,只有货架上的货(上市公司)更加丰富、更加符合顾客(投资者)的需求、更加安全,才能吸引四面八方的顾客,才能人气旺、有活力。”行政总裁李小加坦承:想把上市的大门再开得大一点,给投资者和市场的选择再多一些,不想把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经济公司关在门外。当然,当投资者对“不同投票权架构”或无收入公司始终心存疑虑,那么绝对应该避开这类公司,修改后的上市规则也不会影响其利益;但是,如果投资者非常看好一家公司的前景,并且不介意它的多元化结构,修改后的上市规则将为其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推改革 活市场 利好港交所

港交所(0388)上周五收市后公布敲定纳入同股不同权企业在主板上市,有关方案建议容许业务成熟并预期市值最少达100亿元的新经济公司上市,董事只需持有9.1%股权便可保留话事权。上周五(15日)宣布放宽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港交所持续有资金追入,带动港股半日升幅最多扩至241点,高见29089点,其他重磅股亦表现向好,惟港股升幅略为收窄,最终半日升153点或0。53%,报29001点。半日总成交529。2亿元。港交所表示将于明年3月公布相关细则,并就修改上市规则咨询市场,行政总裁李小加预计,本港最快或于明年暑假迎来首间同股不同权的新股上市(IPO)。

引入同股不同权,可以进一步活跃港股市场,吸引到更多公司来到香港。并且系统配合上问题不大,最重要是投资者明白买入什么股票及自身权益,政府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同时同股不同权毋须限制特定行业,只要创始股东有需要采用这股权即可。引入日落条款也是个不错的措施,当新兴公司发展成熟,创始股东应增持股份,但仍需时研究日落条款合适年期。

错过阿里 不能再错过蚂蚁金服

2014年中国电子商贸企业阿里巴巴原本准备在香港上市, 但因其主席马云要求保留合伙人制度,需要“同股不同权”以保障合伙人利益而最终未能在港上市。此项全球有史以来集资金额最庞大的IPO (达二百五十亿美元),马云最后转战容许“同股不同权”的纽约交易所而成功令公司上市。四年前,香港交易所因为无法接受阿里巴巴的不同投票权架构,而让阿里巴巴去了美国上市。而这次,陈致洲则强调,多只新经济股本季上市后股价表现差异颇大,可见并非每只新经济股均值得投资,而且随着愈来愈多新经济股在明年上市“印股票”,市场供应大增,便难以再靠稀有价值(Scarcity Value)这一概念来炒高股价。他指出,与其他较小型的新经济公司比较,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较有投资价值,值得投资者留意。

港股缺乏这项新政将无法与其他市场竞争,反之则会形势大变,除了可以“芝麻开门”引来阿里巴巴,还可吸引大量有潜质的中资企业转投港股怀抱,全因可以满足它们一个愿望。

港交所指推行“同股不同权”的另一个原因,是要保持竞争力,保持香港市场其重要价值,现有制度集中吸纳了旧经济公司,极需要改为吸纳更多新兴产业及创新型公司来港,并在主板上市。

同股不同权 新经济新时代

香港一直奉行“同股同权”制度,所有上市公司股东不论身份及持股量多寡, 其持有的每一股都享有相同的投票权。投票权的多少,与股东拥有股份的数量成正比例。举例来说, 若你要争取十票的投票权,你就需要拥有十股相关公司的股份了。公司主席的一股,跟其他任何股东的一股都拥有等值的投票权。

相反,“同股不同权”就是股份拥有不等值的投票权。在此制度下,公司一般会发行不同级别的股份,每个级别拥有不同比例的投票权。持有较高投票权比例股份的股东,一般都是公司的创辨人、早年加入公司的合伙人、主要策略性投资者或公司高层。他们每股的投票权,可能是一般股东那一股的数倍。此制度的目的是希望管理层在公司上市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投票权及影响力, 以保障公司重大决策及发展上的持续及稳定性, 令其投票权不会被公司上市后的其他股东所摊薄。

在港交所之前的咨询文件中有提到,虽然有116家在美国作为第一上市的内地公司中,只有33家,28%的公司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架构,但是合计市值高达5600亿美元,占所有美国上市内地企业市值的84%,相当于香港市场总市值的15%。这充分说明了这个制度的改革会给香港打开多么庞大的是一个市场,如果明年下半年就能用新规则让企业来香港上市,可以预期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创新企业来港IPO。

在互联互通机制下,香港市场上市资源的优化跟投资者的利益亦息息相关。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出炉,带来了香港的经济新时代!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